家,是我们出发的起点,也是我们漂泊的归途。

目前,我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客流总量突破20亿。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我们第一次迎来全面放开后的首个春节。在疫情、旅游的双重叠加影响下,我们回家虽然更自由了,但也更需要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做好周全的防护,才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家人,做个健康年?这份春节出行防护指南送给你。

出发前准备

提前规划好回家路线,做好行程计划表,通过互联网无接触购票,时间上尽量避开春运高峰期选择错峰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估自己与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阳性感染期,或疑似阳性感染,建议不出行。

尽量全部接种疫苗。疫苗是最基本的新冠防护措施,虽然不能完全预防现阶段病毒的感染,但是对重症预防依然有明显效果。

家有老人、儿童或孕妇,最好不要考虑长途出行;有慢性基础病者,需要随身携带假期所需的必备药品。

准备好出行的必备防疫物品:

器械类:N95口罩、温度计、退热贴、抗原检测试纸、护目镜等

药品类: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药)、止咳药、感冒药等

生活用品类: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防护服、消毒湿巾、保温水壶等

此外,出行时的衣着尽量选择“光滑的”面料,如防水外套或冲锋衣,不要穿毛呢等容易隐藏病毒的衣物。

出行期间防护

如果行程允许,出行尽量乘坐私家车,减少乘坐飞机、高铁、汽车等公众交通工具的机会。

乘坐高铁、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密度较大,建议佩戴有更强防护作用的N95口罩

短途旅程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途中建议不摘口罩,少吃食物、少喝水。

长途旅程因为时间较长,可以根据自身健康情况,权衡利弊准备一些高能量食物备用,吃完后也尽快戴好口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共交通的卫生间狭小,不方便经常洗手,建议可以携带一些消毒湿巾、消毒棉片。

注:高铁上不能携带酒精类消毒产品,可以选择消毒湿巾、消毒棉片作为替代,消毒凝胶每人限带1件,且不能超过100毫升。飞机要求更为严格,登机不能携带酒精类相关产品,也不能携带免洗消毒手液以及84消毒液。

出行乘坐期间,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少触碰门把手、扶梯等公众场所部位。同时,避免未经消毒就用手触碰自己的眼口鼻,防止病毒粘膜接触传播。

除了口罩,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佩戴护目镜,穿一次性防护服,戴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病毒的机会。

回家后防护

回家后,可以先在门外将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防护服摘掉丢弃不用;双手消毒再进门,鞋子和外套脱下后放在门口,及时喷洒酒精或清洗晾晒。

到家后可淋浴。旅途中我们的头发、皮肤可能沾染病毒,及时洗尘能消除疲惫,也避免传染家人。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尽量减少与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的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期相聚较为放松,但自我健康管理不能松懈。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规律生活作息,少熬夜、不暴饮暴食,保持好心情。

如果假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相关症状,可根据自身症状轻重缓急选择不同方式应对。

无症状或轻症,采取居家治疗,不外出,减少与家人接触,并对症用药。症状较为明显,可去发热诊室就诊。特殊人群,或出现多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情况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春节回家,是一年中翘首期盼的时刻,也是萦绕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的执念。

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必定成为我国疫情全面放开后的一次关键考验。

我们不仅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而且是身边家人的最好守护者。希望大家都能做好个人防护,祝大家旅途平安,过个健康幸福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