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成立的第二十五年头,奇瑞终于达成冲击年销“百万大关”的夙愿。

随着12月份以105,483辆的单月销量收官,奇瑞集团2022年累计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1,232,727辆,同比增长28.2%。至此,奇瑞集团全球汽车用户累计超过1120万,其中海外用户240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销量取得逆势增长外,奇瑞集团各项主要经营指标也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一口气创造了四个“历史首次”突破: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年销量首次迈过100万辆台阶、年出口首次抵达45万辆新坐标、新能源年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

这张成绩单,既有速度,又有质量。

2022很艰难,最有危机意识的中国人不敢消费了,银行里的存款比疫情前多了一半;曾经充满希望的互联网行业,在集体裁员之后,新的一年活下去的答案依然是降本增效。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奇瑞却取得了历史最佳的成绩,这就像在一盘无解的棋局之中,找到了一招制胜的“生门”。

01更懂市场和用户,国内国际“两开花”

最近一年来,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奇瑞越来越懂市场和用户了,过去是只埋头钻研技术的“理工男”,现在是智商情商双商皆在。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能持续向市场输出爆款产品,从 欧萌达 参数 图片 ) 5到 捷途大圣 ,从艾瑞泽 8到新能源无界 Pro,涵盖了不同的品牌和细分市场,带动奇瑞旗下各大品牌在2022年纷纷跑出销量增长的“加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奇瑞品牌全年销量908,553辆,同比增长38.3%;星途品牌全年销量51,142辆,同比增长37.6%;捷途品牌全年销量180,067辆,同比增长16.9%。

在不同价位的细分市场,奇瑞都取得了双位数增长,这得益于奇瑞对不同圈层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品牌打造功力的日益提升。

同时不只在国内,奇瑞的产品在海外也很“吃得开”。如今海外市场已成长为奇瑞稳定的增长极,自身体系的“抗跌”能力大大提升。

2022年,奇瑞集团接连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中国品牌乘用车单月出口纪录,单月出口有4个月超过5万辆,全年累计出口451,337辆,同比增长67.7%,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奇瑞全球成熟的销售渠道以及自身的优秀实力,以 瑞虎8 瑞虎7 星途揽月 星途凌云 捷途X70 为代表的明星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以瑞虎8家族为例,去年前11个月就贡献了17.1万辆的全球销量,同时在巴西等多个国家销量和市占率也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在智利超越了丰田、大众、现代,并取得连续8个月在SUV细分市场中位居第一的好成绩;在巴西市场销量排名超越了日产和雪佛兰,甚至还被指定为其领导专属座驾,多次担当国宾级接待用车,足见当地对其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高度认可。

截至目前,奇瑞累计出口量占同期中国汽车全部出口量的20%,连续五次获得国务院新闻办评选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奇瑞独具特色的海外市场管理模式还在2022年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回溯过往,2001年,10辆奇 瑞风 云轿车在机缘巧合之下出口至叙利亚,这一事件被视作奇瑞“出海”的起点,经过通过二十余年持续的布局和耕耘,奇瑞书写了中国车企出海新样本。

02技术赋能+商业创新,奇瑞率先完成大象转身

和出口一样开启狂飙模式的,还有奇瑞的新能源板块,全年累计销量232,814辆,同比增长112.9%,新能源产品渗透率持续攀升。

身处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深厚的技术底蕴绝对是奇瑞的最大底气,也是它打赢这场新能源转型战的关键支撑。

奇瑞敢于全方位布局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领域的新能源产品,加快电气化产品投放节奏。2022年先后推出 瑞虎8 PLUS鲲鹏e+ 星途追风ET-i 、奇瑞无界Pro、 瑞虎7 PLUS 混动版、捷途大圣“i-DM”插混版等车型,为销量增长贡献强大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纯电车型方面,以 小蚂蚁 QQ冰淇淋 组成的明星阵容,是奇瑞新能源绝对的销量功臣,前者成为中国唯一突破30万销量的高端纯电小车,后者上市一年销量突破11万辆,斩获CCPC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赛微型电动车组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产品之外,奇瑞新能源更是创新开发出iCar生态化服务模式。

在iCar生态里,无数服务商成为需求场景的供应者,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特色服务,比如用花呗买车,车辆出现故障可以安排人上门维修,动动嘴就在车内订好咖啡和早餐等。在2022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CAACS)中,奇瑞新能源也以87.21分的客户满意度得分,位居新能源品牌排名第一。

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仅让我们见到了未来出行生活的雏形,也体现了奇瑞这家技术型车企打破边界的创新力。面向未来,奇瑞已经率先实现大象转身。

03启动“瑶光 2025”,奇瑞寻路“生门”

在高速增长了近30个春秋后,中国车市从2018年步入下行,但彼时的绝望情绪并不浓厚,所有车企依然摩拳擦掌期待着下一个春天到来,然而不曾预见的疫情黑天鹅,蔓延了三年之久,彻底击碎了中国车市短期内重回高速增长时代的美梦。

当躺着赚钱的时代终结,所有人都要学会接受现实。于是一个新的时代拷问被抛出,身处一个高度竞争的内卷市场,“生门”何在?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护城河。

研究这几年过得好的车企,无一例外都是建立起足够深护城河的企业。特斯拉凭借自己规模和效率超群的供应链,可以肆意地挥舞着降价镰刀;比亚迪凭借自己在电池领域的一套绝学,硬生生创造出一个庞大的插混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动一哥。

而没有足够深护城河的企业,就是把自身命运交给上天,在“最惨”和“最好”之间切换。无论是蔚来的换电和服务,还是理想的“奶爸车”属性,都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验证。

完全没有护城河的企业,则可能在下一次黎明到来之前,被洗牌出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有十一家车企倒在了2022年,包括宝沃、吉普、讴歌等,这些熟悉的名字将成为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消散。

从成绩单来看,奇瑞显然属于第一种。而它的护城河也显而易见,这家以技术立身的企业,在逆势中证明了自己的生命力。

但生长不会停止,参天大树的目标不是比其他树高,而是对天空的向往。

去年9月,奇瑞启动“瑶光 2025”前瞻科技战略,以此应对正在加速蝶变的汽车行业。

根据规划,奇瑞计划未来5年投资10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建立300家瑶光实验室,重点突破芯片、三电、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四大领域的13项核心战略技术,保持多赛道领先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无贼》早在2004年就断言,“21 世纪 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才!”

为了让这个千亿计划顺利推进和落地,奇瑞还跨界引入全球顶尖专业人才,建立了“首席科学家”团队,领衔打造奇瑞“技术创新工厂”,让新技术像新产品一样源源不断下线。截至2022年底,奇瑞累计申报专利25,795件,获得授权专利17,177件,其中发明授权专利占37%,位居行业前列。

瑶光其实是北斗七星其中一颗星的名字,是古人用来定方向、定季节的重要星辰。

古人寻着瑶光,就找到了指向北极星的北斗七星;而奇瑞的“生门”,也藏在“瑶光”里。

观点:

回看过去一年,奇瑞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的节点上,从用户到出海,从新能源到瑶光战略,这家车企已经掌握在刀尖上起舞的诀窍。

当人们还在用“技术”标签简单概括奇瑞时,这家车企的内核早已发生了更多延展和变化。在“技术”之下,一个全新的奇瑞,正在孕育,新生。

又是新的一年,奇瑞还在创造更多的新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