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

《大桂平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王胡以晃第五集:豫王胡以晃和冯云山关系有多深

前言

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也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春夏之交,胡以晃在江西临江郡城病死。后来他的儿子胡万胜袭爵,称幼豫王。

很少有人能想到,他的死,其实是太平天国最初旧勋的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胡以晃生于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祖上是江西临江的官宦世家,属于是妥妥的地主出身,由于清兵入关,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徙到广西平南,成为当地巨富。

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后,他的影响力和作用都巨大,在当时还是太平天国阵营中唯一的武秀才。

本来他的人生和太平天国是没有交集的,就算有,也会是对头。因为他最初的理想就是读书或者习武参加科举考试出人头地,报效朝廷。这是受平南当地的文风和武风所影响。科举考试是传统的出路。

一切的变化就来自于父亲在早逝。

他的父亲胡琛是个狠人,果敢利落,人称“胡扒皮”。他当家的时期,“手创粮租四千八百石”,占有的山场田地,横跨平南、藤县和金秀瑶山三个县区,可谓是闻名浔州平原的大地主了。

按照正常的人生发展轨迹,胡以晃会是参加科举考试,晋而入仕,再不济也能凭这副身家,买个县令当当。因为在当时,有钱地主家如果没有人在官家中挂上号,也只能是被欺凌的对象,在地主阶级中也是最低一等的(比如说韦昌辉)。

只可惜,在胡以晃十岁不到,胡琛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父亲去世,胡以晃三兄弟继承了家产,只可惜,三个都不是持家之人,兄弟不同心,最后只能是分家收场。胡以晃于是离开罗文村祖居,迁到大同里(花洲)山人村结造庐舍居住。

父亲死后他知道读书之路已经行不通了,转而习武。平南武风盛行,加上清朝廷对于武举也是相当重视,和文举同等对待。并且习武之路对于胡以晃来说要比读书轻松多了。

就这样,胡以晃凭借长得人高马大,又聪明,在府考时候很顺利,得了个武秀才头衔,可谓是意志风发。但是去桂林参加省考以图晋升取官的时候,却出了意外。他选的弓发脆,由于用力过猛致使拉弓时候弓折断,伤了手臂,于是武举失利。

偏偏和父亲结怨的卓家凭借和官家有往来,对胡家三兄弟百般羞辱奚落,见胡以晃进仕无往,更是在他回到家后借机对他欺凌侮辱。

武举考试失败,进仕无望,饱受土豪欺侮却无法报复,真是让他抑郁得都要憋出内伤,这是他人生的黑暗时刻。更使得胡以晃对于出人头地的愿望愈发强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这时候,冯云山给他投了一束光亮!

公元1849年秋,冯云山和洪秀全途经山人村去藤县传教,胡以晃听说后连忙迎进村。他其实对“拜上帝会”早有耳闻,不说时常往来途经山人村的“拜上帝会”会众,就是“拜上帝会”的诸多事迹流传,都使得他早有结交之心。

冯云山最擅长就是游说,面对年龄相仿,际遇相似,同样不得志的胡以晃,自然是掏心窝子说话。就这样,胡以晃加入了“拜上帝会”,成为冯云山的嫡系。

此时的冯云山处境其实有些尴尬,别看他是太平天国的实际奠基人,可是,在他被抓进桂平监狱的时候,“拜上帝会”的权力实际上已经被杨秀清拿走了;而洪秀全虽然是他的发小,可是他为了保住“精神领袖”的位置,只能是牺牲冯云山的利益。

胡以晃的加入,使得冯云山重新有了重归“拜上帝会”权力核心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胡以晃作为清朝廷武举体系培养出来的正统武秀才,自然是有几把刷子的。从兵书理论到武艺实操,都是很强悍的,组织能力和培训能力那更是不缺的。

于是平南花洲山人村成了“拜上帝会”的另一个指挥中心,这里也有训练场和打造兵器的场地。

说起来山人村地理位置也是十分优越,山人村在山人冲中段。山人冲全长二十里,群山重叠,密林遮掩,荆棘满途,人迹罕至。冲南有双田口,冲北有大厄营,各距山人村十里,为与外界交通的坳口。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秘密基地。

在胡以晃的操练下,他率领的人马可以说是当时“拜上帝会”中战斗力最为勇猛的一支了,相当于正规军序列。

杨秀清的“烧炭工”人多,可是只是一群蛮勇之徒而已,和紫荆山还有金田的地主武装团练火拼,虽然斗争激烈,个个不怕死,但是总归差点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冯云山对于胡以晃也算是有知遇之恩了。所以胡以晃是力挺冯云山的,这也使得杨秀清忌惮,同时又不得不服,这就是泥腿子和穿鞋的区别了。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萧朝贵假托天兄圣旨要洪秀全、冯云山躲避。这正好成全了洪秀全,洪秀全在山人村发出“团营”令,此举被清军侦探出。

于是就发生了花洲保卫战,思旺圩突围之战,官村大捷等,这也让胡以晃大放异彩。可以说,太平天国前期,每仗必有胡以晃堪称清军的噩梦。

换句话来说,其实不是说清军不堪一击,而是胡以晃太生猛。如果没有胡以晃的人马,面对清军的正规军,平在山“烧炭工”哪里能抵挡着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一切的转折在“血战风门坳”!

此战是胡以晃,是太平军的转折之战。这一仗之后,四十岁的胡以晃相当于退居二线,之后,前锋有翼王石达开开路,中军有杨秀清把持。更有萧朝贵,韦昌辉领军左后军,这是青春风暴,一群二十多岁的后生开始披荆斩棘,开创太平天国的十四年风云际会!

虽然在永安封王中被封春官正丞相,坐第八把交椅,但在“血战风门坳”中几乎是拼光了家底的胡以晃,对于冯云山的是,可以说是有心无力。

胡以晃的出大力,成就了冯云山,他懂兵法,冯云山懂军事,他和冯云山在运动爆发之前,照周礼司马法制定太平军目,金田团营,就照军目编制。从金田开始到拿下永安,都是“且看清一步,方走进一步”。有效保存了有生力量。

可以说这是一对黄金组合!

结果在少了胡以晃护以周全,冯云山在途经蓑衣渡时候,被清军悍将江忠源部埋伏炮火命中,伤重身亡。

这个江忠源很早就在家乡新宁办团练,资格比李续宾、曾国藩更老,他曾经率新宁勇剿灭过雷再浩、李沅发等瑶民起义,蓑衣渡是他成名之战,由一个小小知县迅速被擢升为湖北按察使。后来的南昌保卫战更令他声誉鹊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报仇的机会在公元1853年出现了。

迫于形势,杨秀清让冯云山旧部(嫡系)随翼王石达开开拔到安徽安庆主持天京上游的军政事务。沉寂多时的胡以晃得以再次领兵。石达开任命其为攻庐州统帅,曾天养、曾锦谦为副将,统军北上。

胡以晃率部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一路攻城拔寨,乘势进逼皖北重镇——庐州(今合肥) 。此时的庐州已经替代被太平军攻占的安庆,被定为安徽省的临时省会。

朝廷将刚取得南昌保卫战大胜的湖北按察使江忠源擢升为安徽巡抚,命他率军镇守庐州。

这也是命运按安排!注定让胡以晃和江忠源以这样的方式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

很多人写胡以晃攻打庐州,都知道他是不要命地攻打,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为什么这么搏命!

其实,胡以晃自从知道听说江忠源坐镇庐州,他就已经知道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斗!他要报仇,为了自己,更为南王冯云山报仇!

天平最终站在太平军这边,胡以晃打出了他人生最为辉煌精彩的一战。

先是围城打援,接着迫使江忠源几次下令守军出城作战,却被击溃斗志,最终炸塌城墙,入城巷战肉搏。

最后江忠源悲愤投河自尽!这个江忠源不死,恐怕曾国藩也不会这么出彩了。

而凭借此战,胡以晃封护国侯,改护天侯。次年进封豫王。至于说兵败皖北,被革去王爵,那另有原因。只能说洪秀全的精神病犯了。随后他一直领兵在石达开手下开疆拓土。

9

谁知道,如此强悍的胡以晃,却被一场小小的感冒要了命,可惜了。他要是晚死一点,恐怕“天京事变”的发生,又会是另一个结局,因为石达开还是很听这位太平军旧勋的元老老哥哥的建议的!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威叔《太平天国在广西》系列57!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