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2023年才第三天,克里夫兰骑士头牌球星多诺万·米切尔就单场砍下71分,缔造NBA史上排名第三的得分纪录,仅次于科比单场81分以及张伯伦悬挂多年的100分。事实上,本赛季才刚到达中继点,就已经有14场赛事出现个人单场50+以上的表现,让人好奇,是否飙分秀将让50分不再稀奇?以及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看到下一名球员打破71分,甚至突破81以及100分的历史高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场很多吗?在2017-18整季一共只有13场比赛有球员突破50分大关,随后几年数据逐渐攀升,依序为22、23、14、19,本赛季有望持续推升。想象这是数学公式。NBA平均得分逐年增加是无法否认的趋势,球队主将势必得背负更多分数,以前场均100分赛事球星得攻下25分(1/4),才算是达成任务,然而当比赛动辄突破130分,相同比例就会需要32.5分,除了得寻找更多帮手分摊业绩,个人的产量也须提高。

但哪些因素促使NBA得分飙升?“规则与吹判”或许是一切的源头。NBA强力鼓吹进攻不是秘密,长年来多项规则修改都偏向保护进攻方。例如防守三秒替禁区球员创造更多空间、禁止Hand-Check减少了肢体接触,防守面临的限制越来越多,本赛季更针对快攻时的犯规加重处罚,原先只需要重新发球,现在进攻方将先罚一球,并能保留球权再进攻一次。金洲勇士教练史蒂夫·科尔谈到这话题,除了认同球员的技术、射程全面进化,也认为防守强度确实有向下的趋势,尤其快攻防守(Transition)恐怕是历史低点。

洛杉矶快船主教练泰伦·卢点出两件事情,首先是罚球,通常在爆炸性得分秀的夜晚,该名球员除了有不少三分出手以外,更能频繁地站上罚球线(本赛季多诺万·米切尔攻下71分的比赛,获得20次罚球,卢卡·东契奇生涯新高的60分则有16次罚球机会)。球队教练的防守策略也有所不同,泰伦·卢表示,有时候球队会刻意不包夹特定球员,与其让他们透过传球点点开花,不如反其道而行,只让该名球员不断出手,切断队友的得分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分球”的盛行更是不能忽略的事实,现今球员人人都有外线射程,克莱·汤普森本季狂轰54分的赛事,光是靠三分线就拿下30分(10个)。然而除了3>2的基本算术以外,关键是替场上创造广阔的空间感。

《The Athletic》记者Mike Prada认为,三分球革命不只是一次进攻能得3分有更高的期望值,而是当大量球队尝试单场出手40次三分球,防守端面临的进攻威胁是全面性的,包含上篮、中距离、切入等所有进攻手段,都会受惠于三分线。带来更多进攻空间,减少被防守者包夹、干扰的机会。在2019-20赛季,联盟平均禁区命中率是63.6%、中距离(4-14尺)为40%、中长距离(16-23尺)是40.7%,本赛季上涨为66.4%、43.4%与41.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1年以来,NBA场上的“空间”产生剧烈变化。早期球员集中在禁区、中距离附近,随着大量射手被加入阵容,甚至当延伸四号、五号成为组队的必要条件,当持球者在进攻、执行挡拆时,能获得的空间是以前无法比拟的。

外媒《BasketBallNews》一篇采访则点出NBA当前的空间有多辽阔,对比欧洲联赛,字母哥、尼古拉·约基奇与卢卡·东契奇都一致认为,在NBA得分是100%更加轻松,原因除了规则的不同,还有巨大“空间”,卢卡·东契奇即表示,他从来不是一名真正的得分好手,没想过来到NBA能有这么多分数。字母哥强调,NBA球队绝对更具有天赋,只是空间完全不同,你有许多路线能切入,然而在欧洲联赛,他们会大量的包夹、更多的身体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意要岳飞打张飞,只是现在球星确实更具天赋,有更加全面的技巧。不只靠一招打天下,能在篮筐底下、三分线外各个区域进攻,还结合以往不曾有的身材优势。例如杜兰特以近210cm的身高,带来史诗级的投篮准度,巅峰时期的詹姆斯有完美的身材优势,运用不同技巧打击各种对手,恩比德除了顶级的中锋身材与脚步,中距离准度更完全不逊色于后卫,同时也能延伸至三分线。即便是矮后卫诸如库里、哈登,他们夸张地扩展外线射程,还结合运球带来高难度的投篮技巧。

球队结构也跟着改变,现在队伍实质更加依赖“超级巨星”,自然带来更多飙分秀。以下表格为本人根据Basketball-Reference数据统计制作的表格。尽管粗浅,却能看到一些有趣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使用率(USG%)逐年增加,上赛季多达15人超过30,本赛季更是有56人达到25%。尽管组团是大趋势,现代NBA球权并没有因此分散,而是更集中于特定人选,通通只交给核心要角处理,在2012年使用率超过30的球员,就只有本季的一半,90年代更是低于5人。我们同时替“使用率(USG%)、助攻率(AST%)”设立标准后,能发现有更多球员同时承担助攻、得分重责,“AST% 25+、USG% 25+”数量在2022年明显增加,比起2012年更是暴增了一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