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瀨玻璃丨文
我猜,你最近一定有刷到过,这个“用流泪猫猫头来纠正‘可颂’发音”的视频。
这其实是个在外网非常火的新模因。
出演“流泪猫猫头形象”的是一位制作牛角面包的中年女性;而以“可颂猫”形象出镜的则是一位黑人小哥。
他俩在这段不到20s的视频里,围绕“可颂”的发音,展开了一场恶搞。
流程是这样的。
流泪猫猫头率先发难,咬文嚼字,刻意强调“可颂”的念法“croissant”,而后可颂猫则会在猫猫头的每一声强调因之后,用恶搞的语气以“Quaso”的发音复述一遍。
因为这种模因涉及到当地的一些文化,我第一次刷到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很能理解。
但刷着刷着,我发现“‘可颂’到底怎么念?”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视频里“一边端着架子,装腔作势;另外一边肆无忌惮,大肆拆台”的模板可以嫁接到各类作品里。
它在《原神》里可以是,不干正经事的温迪拆不会做饭的雷电影的台;
在《电锯人》里可以是,帕瓦和电次没心没肺一起拆玛奇玛的台;
在《明日方舟》里,可以是深海猎人一起拆审判官的台;
反正动画、游戏,总会有一些表现颇为正经的,和一些日常没心没肺的,把他们放在一起,每一组都是一段“可颂猫”。
不过即使将梗与熟悉的作品嵌套在一起,如果 Get 不到其中的魔性,那快乐也会弱上几分。好在,现在的互联网模因,同样讲究一手“本土化”。
理解不了可颂的“croissant”与“Quaso”到底有什么区别?没关系,可以把“可颂”理解成咱们日常吃的,比如把它替换成“螺蛳粉”。
在“螺蛳粉”与“螺吸混”的混沌中游曳上一段时间,即使不懂可颂也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同理还有“猪脚饭”,地方不同的发音排列在一起也会让不少人忍俊不禁。
而最经典的要属北京的“豆汁”,好像在早餐店里嚼不出这个儿化音,念不出这个“豆汁儿”,都感觉差点意思。
像是这种微妙的差别,也会出现在煎饼里夹的“薄脆”,这种地方叫法不同的食品上。
当然,即使你手头的不是食品,也有可能被可颂猫“出警”。比如“吧唧”或者“吧 pia 唧”,谁又能分得清呢?
不过乐归乐,玩梗的时候还是记得句“笑梗不笑人”。调侃方言发音不同没什么,但切忌不要把它上升到其他层次,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这就和“可颂喵”一样,“Quaso”一直都是“croissant”的恶搞,它只是一种谐调侃,而不是一场上纲上线的“英法大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