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琅琊榜》里十年饮冰血未凉的言阙,是《利刃出鞘》里奸诈狡猾的蝎子,是《破冰行动》里城府极深的林耀东,更是在《大明王朝》里的太监杨金水……他就是王劲松,当之无愧的老戏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从小喜爱演戏

1967年,王劲松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双职工家庭,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后来一家人搬到了徐州。父亲是做矿井设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毕业时,父亲希望他学理工科,但王劲松自小喜欢唱歌,背着父母报考了音乐学校,结果没考上。

于是退而求其次,报考了江苏戏剧学校。这一次他顺利考上了。

当王劲松硬着头皮把报名戏剧学院的事告诉父母后,父亲很生气,不过最后还是掏出家里仅有的50块钱,放到餐桌上。父亲对王劲松说:你想去就拿上钱,不去就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珍贵的五十块钱,开启了王劲松的追梦之旅。

从戏剧学校毕业后, 他被分配到南京话剧团。然而年轻的王劲松并没有出众的外表,相对的,也少了很多机会。和他一起进话剧团的同班同学侯勇因为长相端正,很快就凭借电视剧《大染房》夺得许多奖项,一飞冲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王劲松干的都是扛箱子、布置场景的打杂工作,鲜少有演出的机会。有一次,好不容易才能演出,结果,演的却是一堵墙。他穿着一套过脚的长袍,一面黑,一面白。整个表演下来,他只能机械地翻转着身体,坏人来了翻黑色,好人来了翻白色。

02 摸爬滚打

那时的王劲松,可以用摸爬滚打四个字来形容。

由于演出机会不多,王劲松每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钱,每到20号左右就入不敷出了。最穷的时候,吃不起饭菜,只能花5分钱,买榨菜配馒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饭都吃不起,房子更是住不起。无处可去的他央求领导,希望可以在话剧团的资料室打个地铺,领导同意了,于是,他住了整整三年的资料室。

甚至有人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不是演戏的料,回家挖煤吧!”

那三年,王劲松干得最多的事就是翻看书籍,这不仅让他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更是为他之后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九十年代,电视剧开始兴起的时候,王劲松就去剧团接拍一些小角色。也因此得到了机会。

1999年,王劲松参演电视剧《等你归来》,遇到了傅彪。他发现了王劲松的潜质,劝他去北京发展。

2000年,大年初六,王劲松踏上了“北漂”的征程。傅彪走哪都带着王劲松,见到导演就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好演员,他价钱不高,你只要用他,我无偿给你串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傅彪无私的帮助下,王劲松终于有戏可演,慢慢地在北京扎下了根。

2005年,傅彪在弥留之际还提醒王劲松:“你演老生,这辈子有饭吃。”这一年,他参拍了导演张黎的《锦衣卫》,在片中扮演崇祯皇帝。

傅彪是改变王劲松一生的贵人,他常常提醒王劲松:“以后出名了,咱们一定不要欺负别人。但咱不能让别人欺负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沉寂十年的王劲松终于厚积薄发。

他在《大明王朝》里饰演太监杨金水,被中国文联主席称为“中国近三十年第一太监。”

这个评价,王劲松当之无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演好太监杨金水,他吃尽了苦头,尤其是测试杨金水真疯还是假疯的那场戏,王劲松的脸上被扎扎实实地扎了40多针。细长的针覆盖了王劲松整张脸,密密麻麻,让人看着就害怕。而这场戏从上午十点,拍到下午二点,整整四个小时。

不过,这只是开始。沉寂十多年的王劲松,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2009年,与张笑君合作主演《现场铁证》。2011年,出演谍战剧《借枪》。2012年,出演《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2013年,主演《江湖正道》。2014年,参演《北平无战事》。2015年,在《琅琊榜》中塑造侯爷“言阙”一角。2016年,在《军师联盟》中饰演荀彧,在《大唐荣耀》中饰演唐肃宗李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个经典形象被王劲松塑造了出来,每一个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

十多年了,他浮浮沉沉,终于从底层的小人物来到了舞台中央。

03 低调做人

成名并没有给王劲松带来很多影响。他依旧低调生活。对自己的妻子儿女也保护得很好,没让他们暴露在媒体的视线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中的王劲松,有着许多爱好。他喜欢玉石。一有时间就去玉石市场逛,去淘手镯,他也喜欢茶,无论是会客聊天还是接受采访,都会习惯性的自带茶叶。

旅游也是王劲松的爱好之一,一有空就会出去旅游,带着他的相机,拍拍照。

王劲松是大器晚成的范本,几十年的积淀,终于成就了一身戏骨。希望他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