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的最新储备资产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黄金储备总量达到了6464万盎司。相较去年11月新增持了97万盎司。2022年11月,央行打破了黄金储备三年多的“平静期”,新增持了103万盎司黄金。在此之前,我国黄金储备量已经保持三年多不变了。截至目前,“央妈”已经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回顾2022年,全球的央行都在购买黄金当中。去年11月1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仅去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采购黄金的总量接近400吨,创下自1967年以来季度购买黄金总量的新高,而我国也在去年第四季度加入到购买黄金的热潮中,为何全球央行突然热衷于购买黄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各国央行而言,黄金具有避险属性,决定了实物黄金可以达到资产避险的目的。去年3月份,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金价一度强势上涨到2000美元/盎司以上,而欧美国家对俄罗斯采取经济制裁,冻结了俄罗斯除黄金储备之外的一切外汇资产。后续俄罗斯也因为充足的黄金储备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这对各国央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震撼。2022年以来,人缘地缘的变化,疫情的传播以及各种黑天鹅事件频发,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经济形式不明确,不确定因素增多。而黄金恰好可以应对国际市场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因此全球央行对黄金的需求量集体上升,各国黄金储备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我国而言,增加黄金储备量除了有利于官方储备的稳定性之外,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持有黄金占外汇储备总额的比率偏低,央行增持黄金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用背书、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能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黄金的重要价值之一是避险。2023年,海外主要经济体的衰退风险、俄乌战争、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性风险必将是关注的焦点,持有黄金可一定程度上对冲这些风险对资产组合的冲击。由于黄金不是生息资产,因此持有黄金是有成本的,这一成本与美国国债收益率密切相关。随着美联储加息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有可能反转,未来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有限,也为黄金价格提供了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国际上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往往呈反向走势,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的调整,美元指数已经达到了近些年历史高位,未来美元指数下跌将难以避免,美元指数下跌时,黄金价格往往上涨。因此2023年,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理财师们可建议客户适当增持黄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