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年间,有个名叫东进财的商人,虽然以谋利为生,却是个心地善良之人,遇见有难处的人,都会毫不吝啬地出手相助,深得人们的敬重。

这一天,东进财赶着一马车货物,下榻在小镇上的客栈里。半夜里起来小解,发现走廊上躺着一名小道士,冻得瑟瑟发抖。小道士年约十二三岁,衣衫单薄,而此时正是隆冬时节,天气严寒,冷气直往骨缝里钻。

东进财心生怜悯,将小道士唤进屋里,送给他干粮吃,让他和自己同脚而睡。第二天早上醒来,小道士拱手言谢,东进财便细询他的身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小道士俗姓甘,自幼跟着师父学艺,云游四方。前不久,师徒两人云游到此,寄宿在山神庙里。前几天,师父感染伤寒,一病不起,撒手西去。甘小道只得用两床凉席,将师父的尸身包裹起来,存放在山神庙里。山神庙里四处漏风,他挡不住寒冷,央求客栈掌柜收留他。客栈掌柜可怜他,同意客人们都安寝后,让甘小道睡在走廊上,好过在山神庙里被冷风肆虐。

听完甘小道的讲述,东进财的眼泪差点掉出来了。他拿出自己的羊皮袄让甘小道穿上,又拿出钱财买了一口棺材,将老道士的尸体装殓,埋在山神庙旁。

做完这一切,已经是两天后了。东进财询问甘小道今后有什么打算?甘小道表示,想去都城附近的道观里,投奔师叔。东进财此次去都城售卖货物,正好顺路,便带上甘小道一路同行。在路非只一日,这一天,终于到了都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进财把货物安置在客栈里,让随从看守着,自己则带着甘小道,赶到城外道观里,把他交给他的师叔。师叔听了甘小道的哭诉,对于东进财的仗义,非常感激。他沉思片刻,说道:“我一个方外之人,没有金银财宝。大恩无以为报,不如传授给你一个小法门,他日自会有用。”

说完,师叔便传授东进财口诀,说是驱使苍蝇之法。东进财熟记于心后,便告辞而去。几天后,他售卖完货物,便启程回家。

到了第二年,天气转暖,正是苍蝇横行的时候,东进财试了试口诀,果然能驱使苍蝇。因为苍蝇是肮脏之物,让人恶心,东进财顿觉无趣,便不再使用。

时间一晃,五六年过去。这一年,东进财装载了一船货物,到南方售卖。不到一个月,货物全部卖完,他便坐船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船老大见他赚了不少钱,心里便起了歹念。几天后,船只到了老家地界,晚上停靠在码头上时,船老大出去了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船只出行,走到偏僻的水面上,两边芦苇里突然窜出四只小划子,每只小划子上,站着两人,一人划水,一人手持大刀。到了船边,几个人纵身一跳,跳上船头,将船只劫持到一处浅水湾,将船上的人和财物,劫持到附近的山寨上。

原来,船老大和山寨里的匪徒们暗中相互勾结,一旦遇见大富商带着许多银两,便会给匪徒们通风报信,将富商劫持到山上杀害,霸占银两。

东进财哀求匪徒们放他一条生路,船老大在一旁恶狠狠地说:“如果放了你,我便没有立足之地了。你认得我,岂能让你活着走出山寨?”东进财哀叹一声,说道:“我和你也是多年的老相识了,每一次的船资都给得高,待你也不薄,你为何要害我性命?”船老大凶狠地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怨不得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匪徒们将东进财扔进一间屋里,关了起来。到了晚上,一个匪徒端进来一碗肉一碗饭,还有半壶酒,冷冷地说道:“快吃吧,今晚送你上路,也好做一个饱死鬼。”

东进财想起家人,心如绞痛,泪如雨下,哪里吃得进?不一会,传来一阵嗡嗡声,肉香吸引来一只苍蝇,绕着饭菜盘旋。东进财心里一动,便念动咒语,把苍蝇驱使到面前,含泪说道:“苍蝇啊苍蝇,我命在垂危之间,你要救我出去。”

却听苍蝇说起话来,“你趴在我的背上,我送你出去。”东进财惊奇之余,十分纳闷,问道:“你那么小,我如何上去?你驮得动吗?”苍蝇催促说:“你只管上来。”

东进财还在犹豫,外面响起了脚步声,他知道匪徒来送他上路了。情急之下,他一咬牙,往苍蝇的背上趴下。一瞬间,他发现已经趴在了苍蝇的背上,转头看看自己,已经变成虫子一般大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苍蝇驮着东进财,从窗户里飞出去。身后传来开门声,接着是匪徒的惊呼声,“人呢?怎么会不见了?”

东进财就像腾云驾雾一样,飞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他已经到了家门口。东进财跳下苍蝇的背,一瞬间,恢复正常。再去看苍蝇,已经不见了。

东进财敲开家门,家人大为惊讶,询问他为何三更半夜里回家来了?东进财将遭遇讲了,一家人担心匪徒追来,一夜无眠,坐等天亮。

天亮后,东进财骑着快马,赶到县衙,举报了船老大。船老大见东进财跑了,吓得不敢回家,躲在外地。官府派遣马步捕快,半夜里攻破山寨,将十几名土匪一网打尽。三年后,船老大在外地落网,就地正法。

因为感念苍鹰的救命之恩,东进财从此不打苍蝇,哪怕苍蝇在屋里乱飞,在他身上爬来爬去,他也不会驱赶。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他是个邋遢的人,却不知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福虽未至,祸已远也。如果东进财没有救助小道士,遇见匪徒之日,恐怕就是他命终之时。施救于人,何尝不是在为自己消解灾祸呢?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人为善,与封建迷信无关。大家如果有不同的观点,不妨表达出来,一起探讨。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推荐评论,你的支持,就是我坚持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