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特校企共联要闻驼乳对糖尿病作用探究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为中国知网发表页面

2022年下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在中国知网发表了题为驼乳乳铁蛋白DPP-IV抑制肽的筛选验证及其防治糖尿病潜在作用机制探究》的学术研究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国内外关于驼乳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是在许多研究报道中的骆驼乳抗糖尿病特性的分子基础和确切的活性剂仍然是有部分未知的。比如驼乳中的乳铁蛋白作用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依巴特乳业科研合作单位西北农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研究得出清晰结论:

骆驼乳乳铁蛋白DPP-IV抑制肽GPQY和EACAF参与了抗炎反应,抑制了β细胞凋亡,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发挥作用。对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癌症发挥协同作用。

论文研究项目具体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论文研究项目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依巴特乳业校企合作的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生物信息学,从驼乳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中筛选DPP-IV(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肽,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筛选肽段对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BIOPEP网站模拟酶切LF序列产生多条肽段,结合多肽数据库及分子对接筛选潜在的DPP-IV抑制肽,选择其中四条进行人工合成,验证其DPP-IV抑制活性,通过分子对接分析肽段与DPP-IV分子间相互作用方式,Lineweaver -Burk方法分析肽段抑制模式。选择抑制作用较强的GPQY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其对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和 GeneCards 数据库挖掘GPQY及糖尿病的作用靶点,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与蛋白互作关系,Catoscape3.9软件构建PPI网络,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

筛选验证获得2条DPP-IV抑制GPQY和EACAF,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348.27.0±16.11) μmol/L 和(1024.89±19.67) μmol/L,抑制模式分析表明GPQY为竞争性抑制,EACAF为混合型抑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两条肽段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与DPP-IV结合。由PPI网络筛选到GPQY有STAT3、MMP9、SRC、MAPK1等25个核心作用靶点,KEGG通路富集显示GPQY防治糖尿病通路涉及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细胞凋亡等。

结论:

驼乳LF是DPP-IV抑制肽的良好来源,由其获得的四肽GPQY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参与炎症反应,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等多方面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企联合创驼乳新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着共同的战略方向,我司于2020年8月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校企联合,共同推动驼乳科研生态圈的构建,适应驼乳科研发展新趋势,助力驼乳转型升级,联手打造了校企合作的标杆、产教融合的样板、合作共赢的典范。保持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地位,企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校企携手共同谱写了我司发展史上许多亮丽的篇章!

站在新的起点,希望双方全面推动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驼乳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新的合作典范,共同把联合研究驼乳项目建成科研创新的高地、人才培养的特区,为国家边疆驼乳产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