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包办婚姻”四个字,现代人谈论起来,不过是一声叹息,而百年前被“包办婚姻”的人,却是用一生在书写这四个字。这过程中的“受害者”,更多的是被迎娶进门的守旧女性。她们从结婚那天起,就注定陷入“包办婚姻”的深渊中,一辈子都出不来。

张琼华,郭沫若的原配妻子,就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郭沫若让她独守空房68年,可是她对于婚姻只有一个要求,“给我一个孩子”,新婚时她就表露,可丈夫却不予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21岁,定亲的谎言

1890年出生的张琼华,从小也是被爱着长大,可她的父母给予她的爱,不是让她接受教育,而是教导她如何成为一位优良的妻子:贤良淑德与裹一双精致小脚。张琼华没有反驳,也默默接受父母的教导,努力向“温顺妻子”发展。而这也奠定了她往后数十年的悲惨命运。

成年之后的张琼华,也是接受着父母对她人生的安排,21岁之时,定了一门亲事。父母为女儿选定的丈夫便是后来鼎有名的郭沫若。一边是从未读过书的贤良淑德的小脚女人,一边是在外求学的拥有新式思想的青年人。两者如何能结为夫妻,共度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门亲事,严格意义上,郭沫若是受其母亲欺骗而踏入。当时两家父母是见了面,商定好了婚事之后才通知的儿子。在书信中,郭沫若的母亲还担心儿子不同意,便编造了谎言:女子人品好,在读书,是天足。可是对比张琼华,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小脚女人,只能说郭沫若的母亲太了解自己的儿子,又太守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22岁,五天的婚姻

次年的正月十五,郭沫若与张琼华举行了婚礼,直到那天,郭沫若才真正见到了母亲所说的那位“人品好、上着学、拥有天足”的姑娘。可想而知,郭沫若当天的心情自然怨气满满。无奈宾客满堂,他只能将怒火憋到晚上。

那天晚上,他不仅知道了眼前的“妻子”是小脚女人,还看清了她的容貌。郭沫若对张琼华,从第一眼的冷脸,之后就是一辈子。丈夫这时一点儿都不想再看到妻子,见了一眼之后转身就去到厢房。而妻子看着丈夫这举动,有多伤心,能不哭吗?之后,还是郭沫若的母亲相劝,才让儿子回到婚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俩人好不容易躺倒了一张床上,张琼华见丈夫依旧不搭理自己,便挤出了一句话,“给我一个孩子”。这句话的说出,张琼华已经算是妥协了,她不期盼丈夫能够好好爱她,只是希望能拥有一个孩子,就算往后只跟孩子一同生活也好。可是,郭沫若面对着喜欢不起来的女子,怎想与她生育子女?

之后,俩人只是相处了五天的时间,郭沫若就离开了老家,自称是去求学,但谁知道,他是不是一心只想逃离妻子?短短的五天相处,接着换来的就是26年的不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26年后,夫妻相见

时间一晃就到了26年后。郭沫若与张琼华都是四十几岁的中年人。此时,一位是才华横溢的名家,西装革履,身旁还有有文化而美艳的妻子;另一边是老式装扮的守旧而苍老的小脚女人。

俩人的见面,是在1938年,郭沫若回老家的目的是看望病重的父亲,跟家里的这个小脚女人没有关系。虽说夫妻俩的感情没有,但张琼华几十年都在家照顾着郭沫若的父母,这方面的感恩之情,郭沫若还是知晓。他当着全族人的面,向张琼华深鞠一躬。这一鞠躬,是感谢,也将他与张琼华的距离拉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68年的“守寡”

后来,郭沫若的父亲病逝,郭沫若又回了老家。这一次不同的是身旁的妻子换了,相同的是,他对张琼华依旧冷脸冷漠。不过从小接受父母教导的张琼华还是非常识大体,不管郭沫若如何对待她,她依旧好生相待他与他身边的女人和孩子。

郭沫若的父母逝世之后,张琼华便自己孤身一人生活。她的生活孤独,但在她的心中,一直都在思念着丈夫,一直都惦记着郭沫若。她会好好保存着郭沫若的书籍、作品;会记着郭沫若喜欢吃的食物,一年年邮寄给他。这些,都是她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张琼华,作为妻子,确实是被她的父母培养成才,只不过遇到了一个不懂得她的好的郭沫若,一生都被荒废了。1980年,90岁的张琼华老去了。她的身边,丈夫见不着,儿女一个都没有,孤孤零零合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