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华

曾几何时,郑氏庄园在兖州赫赫有名,当地甚至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洪福寺,赛北京,郑老妖坐朝廷。前殿堂来后宫院,内外三道紫禁城。五朝门前接大马,半夜有人来打更。粮成山来银成山,郑氏庄园道道关。”

风格徽鲁融合

郑氏庄园位于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始建于清朝,曾包括三处大型庄园。因郑氏祖上来自徽州,所以在庄园的建设上大量融入徽派建筑风格,又与山东当地建筑风格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第一处是颜店村郑氏庄园,系清代初期郑氏迁徙兖州后,其始祖郑彦定居该村,家族历经六代、近二百年不断扩建,至清光绪年间形成的。其位置在今颜店镇政府驻地中心南北大街以西、东西大道以南的一条大道的路北一带,与济宁玉堂孙氏庄园相对而立,但建筑规模和占地面积都不如孙氏庄园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郑氏家族衰败,院落年久失修,陆续坍塌。后来,这处庄园的建筑遗迹大多被拆除改造,仅存一座三间两层楼房较为完整,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处是后郗村郑氏庄园。清乾隆末年,郑氏四世的郑恩纶与兄弟四人分家析产,他将自己分得的院落让给了孤儿寡母的弟媳、侄子,自己则携一家人辗转来到后郗村,从零开始,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家园。庄园原有四进十四庭院,分左中右三轴线,西跨两院,另有后楼、花园等。现存中轴两院,东轴三院,房屋七十余间,是目前三处郑氏庄园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处。从建筑规格看,中院堂房为硬山顶,前后设廊;其他房屋多为硬山顶,前设廊,前后开通门,既可为左院右偏房,也可为右院左偏房。庄园房屋全为砖木结构,青砖板瓦兽脊,跨廊美观典雅。

第三处是嵫山郑氏庄园,也被称为岑蔚村郑氏庄园、洪福寺郑氏庄园。清嘉庆年间,郑氏五世郑藻中举后弃官不做,“雅好山水,卜筑嵫山之阳岑蔚村,朝岚夕爽,偃仰为乐”,建起了这处庄园。经过郑藻、郑橡父子二人几十年不断扩建,至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发展成为三处郑氏庄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当时郑氏家族也达到了财富的顶峰。嵫山郑氏庄园地处嵫山之阳,依山而建,进大门后顺山坡逐渐升高,寓意步步登高。庄园有大门、二门,进入二门后分为五个院落,是郑藻为了五个儿子分家,逐年增建而成的。中间院落为长支居所,两侧则是按长幼顺序排列四支的院落,鼎盛时整个庄园有房屋三百余间。清道光年间又加修三道围墙,将整个村子及嵫山西峰保护在内,蔚为壮观。此外,该处建筑风格颇具神秘色彩,民间传说是按八卦图设计,盗贼进入往往容易迷路被擒。民国时期,这里成为其后裔郑培太的别墅。

忠厚传家久

郑氏家族的始祖郑斗楠,由安徽徽州歙县郑家村迁入济宁。他发挥徽商的聪明才智和大运河航运交通的地理优势,在当地靠药材批发和销售生意起家,并在济宁城里拥有了自己的药铺。

郑氏一族经商以德为本,诚信经商、扶孤救贫、乐善好施,而且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精明能干、善于理财,陆续置办田产、房产,逐渐发展成为兖州有名的富户。

《滋阳县志》记载了一则郑氏二世祖郑炳炜的故事。

一次,郑炳炜在大运河上运货,途中与一买黄姜的姜贩同行数日,交流之中相互熟识,交谈默契。但天有不测风云,姜贩忽患重病,脸色蜡黄,郑炳炜急忙为其寻医治疗,可是收效甚微。姜贩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自己经商多年的账簿、钱财连同船上的黄姜一起托付于郑炳炜,将家庭地址告诉他,拜托他将来把自己的棺木及所有遗产交给自己的妻儿,随后不久便病故了。

郑炳炜受其所托不敢懈怠,将姜贩装殓的棺木妥寄岸边,又将黄姜运到济宁,正赶上黄姜涨价,出售后获利颇丰。郑炳炜将姜贩在各地赊出的货款一一收齐,携带账簿、货款,将姜贩的棺木运回江南。叩门之后,姜贩的妻子携幼子迎出,听闻郑炳炜所言,痛哭跪谢不起。郑炳炜将所受托钱款、账目交予姜贩之妻,她却坚决不受并泣曰:“吾夫诚然遇到君子,然吾未亡人携三尺幼孤,骤然拥有千金,不是福而是祸也,君且将钱带回,待幼子长大成人,再拜托君送钱就是了。”听到这话,郑炳炜只得将钱财带回济宁继续经商。

五年之后,由于郑炳炜经商有道,姜贩所留钱款又获利数倍。郑炳炜再次下江南,将钱款与利润送还给姜贩的妻儿,两人感动不已,称郑炳炜是世间少有的真君子,但表示只收取一半的钱财,另一半愿意赠予郑炳炜,以作答谢。郑炳炜几经推辞但盛情难却,最后只得收下十分之一。从此,他行侠仗义的美名远扬,为郑氏在济宁商界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兖州民间还流传着许多郑氏家族乐善好施的故事。

清代康熙初年,兖州府一带大旱后瘟疫流行,出现一种“汗病”,病人发高烧不退、不出汗,死亡率很高,蔓延迅速。见此情景,郑氏家族的郑彦及时从家乡运来大批柴胡等中药材,配制防治“汗病”的中药。有钱的买药治病,无钱买药的郑家就免费发放药品赈济灾民,救下不少人的性命。

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春,兖州府闹饥荒,郑氏家族郑棈的母亲朱夫人看见灾民忍饥挨饿,急忙让郑棈及兄弟五人去周边乡村访贫问苦,慷慨捐献出粮食赈灾。乡邻仰仗郑家的救助,皆感谢郑家恩情。

然而,没过多久,流窜而来的乱军不断骚扰这一带乡村,百姓惊慌失措,为了躲避战乱,许多人扶老携幼移居到县城,满路上都是逃亡者。郑棈兄弟十分同情,于是提议创办席社和义仓。经过悉心筹划,他们用席社筹集到的席草为灾民搭建临时住所,用各地捐赠和自己捐献的粮食救济灾民,使他们有饭吃、有临时住所休息,得以在乱世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全县灾民感念郑氏兄弟的爱心善举,久久不能忘怀。郑棈晚年病故后,远近的乡亲自发地前来哀悼、纪念他。

郑氏家族施德行善的家风是连续数代,跨越清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世代传承的。

特批修建围墙

因颜店村郑氏庄园是郑氏家族首居之地,所以原先郑氏家族祠堂就建在颜店村老大街东侧,与孙家庄园相隔约五十米。遗憾的是,这处建筑没有能够保存下来。

据老人们回忆,大门内有三道门,随墙而建,比较简易,进入二门是一个八砖铺地的院落。在这个院子北部,是方石砌边,高约1.3米的平台,平台上建一大厅,厅门前是条石铺成的五级台阶。大厅建筑四梁八柱,三面青砖砌墙,前出厦,厅房的前面是用门扇式隔扇作壁,内墙白皮到顶,梁上绘有图案。

中间一间后半部有屏风,屏风前有一条几和八仙桌,中间供奉着始祖郑斗楠的神位,以下神位按世序和辈序的长幼排列。厅房中间的北墙上挂有祖训和家规的条幅,东墙上挂有名人字画。

郑氏家规甚严,祠堂西间后墙前曾放一木架,架上有戒尺和青红棍,另有一宽0.6米、长2米的条凳,凳子上钻有6个眼,穿有3条绳。族人犯了家规,轻者站在祖先神位面前自惭自责,重者跪在祖先神位面前请罪,更严重者则要被施以家法:趴在凳子上,用三条绳绷身,用戒尺或青红棍打臀部,名曰“杖击”。

在郑氏家族辉煌的年代,祠堂以及庄园其他重要的位置,都悬挂着琳琅满目的匾额,其中有在朝官员为郑氏家族子弟科第中举赠送的功名匾,有地方官员、名人赞颂郑氏善行义举的功德匾,也有赠送给郑氏长寿老人的贺寿匾。

郑氏庄园建筑最奇特的地方,还是要说那高大的围墙。咸丰年间,捻军在济宁一带闹得很凶,咸丰皇帝命僧格林沁带兵驻济宁平乱。因军饷不足,僧格林沁向当地大户派捐军饷。郑氏六世郑橡积极响应,动员本族与四乡富户资助,把送粮的小车从嵫山一直摆到济宁。僧格林沁大喜,平乱胜利后,把此事奏于咸丰皇帝,咸丰皇帝赐郑橡黄马褂一件,从此郑橡身价大增,就连兖州知县都要礼敬郑家三分。此后,嵫山郑氏庄园成为清军后方补给粮草的一个重镇,为安全起见,郑橡申请建设高墙大院进行保护,获得僧格林沁允许,从而有了壮观的三道围墙。

第一、二道围墙高约七米,全以灰土夯筑,外砌大青砖,有东西两个大门楼,犹如城门一般。第一道围墙离第二道墙约二百米,周长十余里,顺嵫山西峰山势而建,蜿蜒起伏好似长城一般,外墙四个角还建有炮楼。第二道围墙是将整座村庄围在墙内,第三道围墙则只将郑氏庄园圈入其中,里外砌青砖、内衬土坯。三道围墙上都有垛口、瞭望孔、枪眼,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1946年第一次解放兖州、1948年第二次解放兖州期间,颜店村、后郗村、嵫山三处郑氏庄园都是我军指挥机关驻地。郑氏后裔与官兵同住一院,和睦相处,周围村庄支前的物资也往嵫山庄园集中。嵫山外墙上,攻城的战士们每天都利用围墙爬云梯做战前的各项训练。此外,嵫山郑氏庄园还曾是滋阳县委、县大队驻地,县委搬走后,又是区委、区中队驻地。

郑氏庄园于1985年被公布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经兖州区政府立项,报省政府批准,对现存的后郗村郑氏庄园、嵫山郑氏庄园进行了保护性修复,使其部分古建筑得以恢复原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