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地处胶东半岛最东段,与韩日隔海相望,既有渔盐舟楫之利,又有外贸通商之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以“富裕”而知名。大约在迈入新世纪前后,这种富裕的名声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的传媒渠道虽然不如现在发达,仍以书报电视和口口相传为主,但孩提时代的笔者,在栖霞亦有听闻。

笔者比较喜欢阅读书报。2006年上大学之后,某次在报亭买过一份杂志,打开一看,当中有一篇报道正是介绍荣成。那篇文章里列举了很多不同的数字和事例,但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荣成富裕。”现在回想起来,这虽然可能是稿件当中常见的软文模式。不过,“荣成富裕”这个论断,倒也无可厚非。

除了那次的经历之外,在从北京往返烟威的列车上,笔者也对“荣成之富”有所感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感观同样是间接性的。换句话说,当时笔者并没有直接见到荣成的富裕,而是通过他人的描述来获取印象。

乘坐火车,难免要参与聊天。而男性在彼此聊天时,话题往往会很“大”——上则讨论世界格局,中则分析国家强弱,最下也是比较县市贫富。某年寒假乘坐K411次列车返乡时,笔者在跟相邻座位刚刚邂逅的几位朋友攀谈之际,就不知不觉地讨论起胶东各县市区的富裕程度。

在讨论中,没费多大工夫,我们便达成了共识——“荣成富裕”。我的论据主要来自先前在书报上看到的内容,而对方则用更形象的场景描述来证明。

那几位朋友并非荣成人,但有亲朋故旧在那边的商场工作。他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段子:“大商场里的首饰专柜,常常有荣成各村乡民光顾。有时他们可能是刚干完活就赶了过来,衣衫鞋帽上尚可见泥土和水渍。但别看其貌不扬,但购买力却是相当强大。出手之际,一般都比较大方,这诚然是‘人不可貌相’了。”

这段在列车上听到的见闻,加深了“荣成之富”在笔者头脑中的印象。百闻不如一见,此后,笔者便产生了到荣成实地探访的想法,不过长期并未实践。

时光如梭。到了2016年的一个周末,笔者忽然想起此事,感觉择日不如撞日,便当即启程向荣成进发。

初次前去,笔者道路不熟,便开启手机导航。荣成南北狭长,目的地不同,线路自然也有差别。经过一番取舍,笔者决定先去成山,再赴崖头,最后横穿文登,从葛家返回烟台地界。

但没想到的是,由于没有及时充值,那块手机当时已经处在欠费状态,在烟台地界尚可使用,而越过昆嵛山之后,便没有了网络信号。无奈之下,我只能靠着不太灵敏的车载导航和一份纸质的山东省交通图,继续向前行驶。

这一路,先沿着303省道途径界石、汪疃、草庙子等地,接着在桥头镇转入301省道,穿过埠柳镇,直抵成山。

大约在中午时分,笔者来到301省道的最东端——更远处则是大海。在那里,笔者略作停顿,拍了几张图片,并简单参观了一下距离路口最近的那个村庄——车祝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村规模不算太大,但民居却让人印象深刻——两层小楼成排连栋、鳞次栉比,比普通的胶东村落要“洋气”许多。而观其外墙,多数房屋似是兴建已久。以此推断,当地致富应该有些年头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成山到崖头,一路经过的俚岛、寻山等地,乡村外貌也多如车祝沟一般——荣成南部重镇石岛当次还没探访。而在有些村庄,还能看到城中首饰店铺专门来发的广告(当然,荣成并非全部村庄都如此。沿海村庄大多富裕,而内陆镇村则要弱一些。该县海岸线漫长,沿海村庄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总体给人富裕的感觉)。至此,笔者才对“荣成之富”有了亲身体验。

近些年来,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以及胶东其他经济强县的崛起,荣成的地位似已不及当初显赫。若论现在的地区生产总值,即墨胶州龙口的位次皆要靠前。不过,如以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荣成在县域当中依然具有较大竞争力。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而言,在GDP和收入之间,终究还是后者更为实在。空有好看的GDP却不藏富于民,恐非黎庶所盼。(本文作者:耳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