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中国色最根本的构成,是中华五色与间色。五正色,即赤、黄、青、白和黑,与方位观念相对应。间色,则是正色按照五行相克的规律两两调配而成。而器备五色,传统色彩汇聚其中,变化多彩的釉色是它绝美的外衣,当中国瓷器遇见优雅中国色,会是一番怎样美妙的风景!

商代,中国最早的颜色釉——青釉诞生。北齐,白釉初成,给世间留下一抹纯净的色彩。史上最风雅的宋代,全民斗茶玩盏,意外捧出顶级国宝:黑釉建盏。传说中的天青色,又名雨过天青,从后周世宗到宋徽宗,都对这抹釉色着迷。千军万马为元朝打下广阔疆土,也给景德镇带来了西亚的进口钴料,制出一道霁蓝。史上最难烧制的红釉在明朝永乐年间也终于降生人世......

单色釉的诞生史,是历代工匠的高超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史,也包含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不同的艺术追求。单色釉的纯净、厚薄、冷暖,窑变时的变幻莫测,偶尔有如风铃般清脆、令人愉悦的微小开片声音,都给人带来无穷的美的享受与遐想。

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许多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以白作为起点,黑作为终点,五色杂陈其中。明清两代,随着釉料品种的日益丰富,绚丽多变的色彩让陶瓷色彩逐步丰富起来,同时也提高了其实用性。根据颜色,大致可以分为:

Red

赤,红也,

古代还称之为“绛”,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曰:“绛,大赤也。”

红色具有吉庆之意,

而它也代表着正统与高贵,

朱门红墙,御笔朱批,

中国红,美得不可方物。

瓷釉有: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珊红、胭脂红...

“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明代收藏家项元汴在《历代名瓷图谱》中说。又如樱桃般,红中透紫,色泽透亮温润。祭红,又名霁红,绝品之釉色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5552(破尘——雍正御窑妙境)

清雍正 霁红釉杯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D:7.7cm

RMB:350,000 - 550,000

备注:

1.广东黄埔重要私人藏家旧藏,约1890-1920年代,后代递藏

2.英国收藏家柏知尼先生收藏

3.马钱特(Marchant)旧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霁红釉茶钟一对

上海文物商店旧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648(挹古芳——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清乾隆 仿永乐红釉高足碗

“大清乾隆年制”款

D:15.2cm

RMB:150,000 - 200,000

备注:

1.Mr & Mrs James E. Breece三世旧藏

2.香港苏富比,2007年4月8日,编号730

3.香港佳士得,2013年11月27日,编号3514

4.马钱特旧藏

高温铜红釉在宣德以后开始衰落,清代康熙时期铜红釉得以恢复。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烧成的高温红釉“郎窑红”,就是效仿前代名品的成功之作,与永乐、宣德相比,达到了与真无二的境地。郎红釉色深艳,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因似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又称“牛血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5401(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清康熙 郎红釉三足炉

W:11cm

RMB:80,000 - 150,000

备注:日本私人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康熙 郎窑红釉三足炉

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康熙 郎窑红釉镶白玉铺首炉

北京保利,2022年7月28日

编号5303,成交价RMB 1,725,000

豇豆红,基本色调如成熟豇豆的红色,故名。上乘的豇豆红釉,色如“大红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5402(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清康熙 豇豆红釉铴锣洗

“大清康熙年制”款

W:11.8cm

RMB:300,000 - 500,000

备注:美国佛罗里达私人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康熙 豇豆红铴锣洗

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康熙 豇豆红釉铴锣洗

北京保利,2022年7月28日,编号5307

成交价:RMB 3,680,000

胭脂红,是赤色中最娇艳的颜色。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名。胭脂红釉的呈色有深、浅之分,深者称“胭脂紫”,浅者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浅淡者称“淡粉红”。 “红若赤霞,赧如羞女”。偏粉红色的胭脂水釉,色如豆蔻少女颊上晕染开的腮红,粉嫩莹润。胭脂水釉里含金,使用了黄金作为着色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5555(破尘——雍正御窑妙境)

清雍正 胭脂水釉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3.4cm

RMB:2,200,000 - 3,200,000

备注:

1.Mary Clark Thompson (1835-1923)旧藏

2.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旧藏,捐赠于1923年

3.纽约佳士得,2016年9月15日,编号9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品包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淡粉釉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品

窑变

Flame Glazed

窑变乃为“天成”者。明《稗史汇编》中说:

“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

清《景德镇陶录》有云:

“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

雍正七年,景德镇御窑厂协理官唐英同属官吴尧圃调查研究钧窑配方,窑变釉便诞生于此时,为仿宋钧釉创烧之新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5569(破尘——雍正御窑妙境)

清雍正 窑变釉如意耳弦纹尊

”雍正年制“款

H:38cm

RMB:3,600,000 - 5,600,000

备注:

1.日本藏家旧藏

2.北京保利,2015年6月6日,编号6336,成交价:RMB 5,577,5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窑变釉三弦纹双耳壶

香港佳士得,2013年5月29日,编号2107

成交价:HKD 9,630,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青花花卉纹双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5430(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清乾隆 窑变釉双云耳盖碗尊

“大清乾隆年制”款

H:21.7cm

RMB:800,000 - 1,200,000

备注:

1.日本大坂工业大学主席,Masataka Inoue教授旧藏

2.1975年代,购自Seigando & Co.,日本

3.柏知尼先生收藏

4.马钱特(Marchant)旧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655(挹古芳——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清乾隆 窑变釉石榴尊

“大清乾隆年制”款

H:19.3cm

RMB:500,000 - 600,000

备注:

1. 纽约佳士得,1992年6月4日,编号340

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旧藏,编号FR3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纽约佳士得,1992年6月4日,编号340

Yellow

“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中国古代黄色是高贵的颜色,

只有皇家才能御用,

它是最高的礼制。

“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

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

《说文》有解:“黄,地之色也。”

也是人们对土地最虔诚的敬畏;

瓷釉有:柠檬黄、娇黄、鸡油黄等。

柠檬黄釉,创烧于雍正年间,呈色淡,釉面薄,像夏天清新袭人的鲜柠檬。柠檬黄釉的着色剂是氧化锑,故比传统黄釉采用氧化铁为着色剂更显浅淡、透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5553(破尘——雍正御窑妙境)

清雍正 柠檬黄釉墩式杯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D:8.9cm

RMB:1,600,000 - 2,600,000

备注:民国上海实业家宋乃森旧藏,80年代落实政策退还,及其家族递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柠檬黄釉杯一对

北京保利,2018年12月8日,编号5319

成交价:RMB 3,795,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粉彩三多纹杯 一对

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编号5037

成交价:RMB 30,475,000

与本品柠檬黄杯胎料一致,尺寸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品包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乃森家族合影 民国二十一年

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自明永乐年间,呈色淡,釉面薄。宣德黄釉釉面肥厚,釉色娇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 5554(破尘——雍正御窑妙境)

清雍正 黄釉暗刻八吉祥高足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8.5cm

RMB:700,000 - 1,000,000

备注:

1.加纳伯爵(Marquis De Ganay)旧藏

2.英国收藏家柏知尼先生收藏

3.马钱特(Marchant)旧藏

出版:《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 - 古董珍玩卷(上)》,保利艺术研究院,文物出版社,2020年,页156,编号2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瓜绿釉莲托八宝纹高足碗

瑞士玫茵堂旧藏

北京保利,2022年7月28日,编号534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雍正 黄釉暗刻八吉祥高足碗

香港竹月堂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5446(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明正德 黄地青花折枝石榴花

“大明正德年制”款

D:29.5cm

RMB:1,200,000 - 2,200,000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展览:“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Hiver,蒙地卡罗,1996年,编号110

出版:

1.《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85

图文数据来源:保利香港拍卖

版权声明:

专委会微信公众号文章来源于作者授权或者投稿文章,大部分转载文章都尽量标明了出处以及作者信息,版权都归作者所有,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添加微信:513824402联系删除,谢谢!【文玩收藏出手问题也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