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9日,江西省吉水县的派出所接到了一起报案。不是民事纠纷也不是偷盗抢劫而是一位上田村的村民声称自己在山上遇到了野人

起初民警对此没有太重视,觉得要么是村民看错了或者干脆是有人恶作剧。没必要为了这样的事情浪费精力。

但村民坚持说自己确实看到了野人。民警心想,村民说的或许是真的,这个野人可能是个潜逃多年的逃犯呢?

想到这里,民警觉得有必要对此展开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向上级反映了情况也说明了自己的猜测后,警方对此也很重视,派出了一队全副武装的民警上山搜寻野人的踪迹。

搜索行为意外的顺利,民警们很快就找到了一片菜地,因为这里远离农村,已经是山上,村民是不会在这种地方种地的,这证明了山上确实有人居住。

民警关于逃犯的猜测,可能性又大了一分。

菜地在这里,那这个“野人”居住的地方不会太远,民警们以菜地为圆心展开搜索,果然发现了一处山洞,明显有被人开发过的痕迹。

在山洞相当于门梁的位置还赫然地刻着“欢迎你”。

“欢迎你?”这个逃犯怎么胆子这么大,非但不怕被人看见,还欢迎有人上门么?

进到洞里,发现里面整整齐齐地堆着各种书籍,而在一堆书中端坐着一位披头散发的中年男子。

他就是村民所说的“野人”么?

民警在询问了他的情况后才知道,这哪是一位野人,这是一位可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叫余水芳

“野人”的本名叫余水芳,1954年出生在江西鄱阳小渡村的一个贫困家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家庭的负担对于小余水芳来说,或许有些太沉重了。

余水芳可以说从小就不知道“童年”是什么,从他记事起就在帮家里干活了,即便是这样,家里也无法负担再多一双筷子吃饭了。

无奈,父母只能把他送到一个老中医那当学徒,不求余水芳学有所成,至少是有口饭吃。

余水芳也很懂事,他明白以自己的家庭状况,以后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而且余水芳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跟着老中医学了几年后,几乎就把老中医的毕生所学都学会了。

就这样,20岁不到的余水芳就成了村里的医生。

不管哪个年代,医生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余水芳能有今天,父母对他已经很满意了。

但余水芳觉得这还不够,他想上大学,他想考大学。

可在这父亲看来,却是折腾。好不容易因为余水芳当了村医,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再过几年就可以给他说个媳妇,好好过日子了。非要去念什么书,家里哪有钱供他上学呢?

但这一次,余水芳意外的“不懂事”,他一直在为高考做准备,他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开花结果的,现实让余水芳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其他几门科目的成绩还不错,但英语严重地拉了分,余水芳落榜了。

他想再战,但父亲死活也不肯任由他“胡闹”下去。

余水芳感到心灰意冷,村医的工作也不想干了,他选择了外出打工。

之后的余水芳成了机械厂里的一名工人。

恋爱、再失恋,两次

虽然已经不再高考,但他依旧热爱阅读,一有空闲就捧着书看。这在机械厂里自然是格格不入的。

而余水芳的这种格格不入却吸引了一个女孩的注意。

女孩主动找余水芳说话,余水芳也爱和这个与自己有着共同语言的女孩聊天。两个人越聊越投机,聊到后来,生活中遇到再琐碎的小事都想要第一时间与对方分享。

余水芳发现,自己恋爱了。那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一道光亮。

表白,是女孩说出口的,后来的反对也是女孩家里提出来的。

余水芳觉得,在这段感情里自己也显得很被动,就好像当初自己被安排学中医一样。

在遭到父母反对后,两个人之间也很快有了矛盾,余水芳不喜欢自己的被动,女孩也不喜欢自己的主动。这段感情,好像错位了,可两个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方式,不知道该如何转变。

最后,女孩提出了分手,余水芳默默地点头同意,心里却已是倾盆大雨。

没多久,女孩辞掉了工作,回老家了。

余水芳这时才意识到对方已经在自己的世界里走得这么深,他想挽回,他赶到了女孩的家中,希望可以继续这段感情。

可等待他的,是女孩已经嫁人的消息。

哀莫大莫过于心死,余水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的了,他只知道,他又要远行了。

回到机械厂,他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提出了辞职,厂里经常有人来有人走,没人在意余水芳是为什么离开的。

这一次,余水芳一走就去了深圳。

到了深圳后,余水芳又俘获了一颗芳心。

两个人相遇,不过是上一段感情的翻版,一样的被余水芳吸引,一样的慢慢靠近,一样地死在了余水芳的不主动。

第二段的感情,仿佛就是在提醒余水芳,自己是多么糟糕的一个爱人。

深圳自然也不能呆了,他想到了家乡江西,在路过江西吉水的时候,他看着山峦蔓延,突然心中腾起一个念头:上山隐居。

山上的鲁滨逊

并非是自暴自弃,只是余水芳想通了,他就是不爱与人打交道,他喜欢看书,喜欢与书中的古人先哲对话。

即便离开了深圳再去下一个地方,不过是把之前的悲剧重复第三遍,何必呢,何苦呢?

辞去工作,隐居深山

再次辞职后,余水芳就来到了吉水的山上,明明是要远离人烟,他却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他找到了一处山洞,多年做工人练就的巧手也派上了用场。没几天,他就把山洞“装修”成了一个家。

卧室,客厅,厨房,一应俱全。

最后他还在洞口刻上了“欢迎你”三个字,虽然知道不会有人来,也不希望有人来,但这心血来潮的“作品”还是让他很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处是解决了,但民以食为天,隐士也一样,吃饭喝水怎么解决呢?

刚开始的几天,余水芳是去小溪边接水的,但一趟一趟的太不方便了,要是被人撞见了也是个麻烦事。

之后他就在洞里凿了一口小井。

喝水解决了,吃饭呢?

他在山洞附近的空地开垦出了两亩菜地,种一些自己喜欢吃的菜。

两亩地他自己吃已经绰绰有余了,他还能拿一些去集市上买,换了钱又可以买油盐酱醋这些必需品。

菜有了,米哪来呢?

他会在农民收割完稻谷以后到田里捡一些遗漏下来的稻穗,数量还相当可观的,多的时候,他一天能捡10斤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存是保障了,可他一个人一年到头呆在山上,不无聊么?

余水芳不仅不觉得无聊,还觉得非常的有滋味。

现在他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看书了。阅读之余,他还买了笛子和二胡的教程,自学乐器。

他吹奏的也是自己谱的曲,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但自娱自乐已经足够了。

远离人烟,不远离人情味

余水芳2000年上山,一直到2006年才被村民们发现了,起初还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恐慌。

但就在警方的调查下,人们弄清了“野人”的真身后,恐惧又变成了好奇。

余水芳的山洞一下变得门庭若市起来,三天两头就有人找上洞来,有的日子甚至一天就要来好几波人。

也有记者让余水芳放下了戒备,邀请他进洞一叙,甚至还让他住下体验了一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得知了余水芳的故事后,村民们对他的遭遇也很同情,时不时地会给他送些吃的,甚至是钱。

但他都一一谢绝了。他觉得自己这6年都自给自足过来了,本来隐居就是图个逍遥自在,接受了别人的施舍,不又变得“寄人篱下”了么?

余水芳说不需要村民们管他,但村民们还是对他放心不下,毕竟余水芳也是会老的。

年轻的时候不觉得,上了年纪以后呢?谁来照顾他?

最后在村民的帮助下,余水芳有了低保,也算是生活有了一份保障。

几年后,余水芳的家人也听说了他隐居的消息,想要来接他回家,但好说歹说,余水芳也不肯离开,最后也是弄得不欢而散。

算到今天,余水芳已经在山上住了22年,他本人也已经年近古稀。

当初的那个小山洞也出现了漏水的情况,没办法再住人了,余水芳便在山旁建了一间小砖房,继续自己的隐居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其实在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背后是一千种人生,一千种人生态度。

关于余水芳的人生,余水芳的人生态度,不想做过多的评价,因为谁又能说自己活得就是最正确最快乐的呢?

只要是不伤害他人,遵从自己内心的生活,都是值得过的。

有人隐居山林,有人勇攀高峰。每个人都要学会如何与人生的这座高山和谐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