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主车企的相继入局,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曾凭借着不错的油耗经济性赢得市场初步认可的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随着用户多场景用车需求的递增,难以兼顾性能输出的薄弱点开始显露出来,在应对新市场需求时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相较之下,具备低油耗和高性能特性的魏牌DHT技术,更容易和时下消费者的需求相贴合。为了弄清这两种混动路线有哪些差异性,咱们就用比亚迪唐DM-i和拿铁DHT-PHEV做个简单的技术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唐DM-i:单挡混动架构,难以胜任全场景出行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唐DM-i搭载的这套新能源技术是基于双电机的EHS混动系统,采用混动专用的阿特金森发动机,并以串联模式为主,驱动电机为单速比(即单挡架构)。这项技术遵循的是“电驱优先”原则,通过电驱为主、发动机为辅的方式来保证车辆具备比较出色的油耗经济性。但这样做却很容易导致动力无法得到更好的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发动机是固定速比,在低速时无法进入并联模式,这使得人们即便深踩油门也很难得到积极的动力回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肉”。并且由于发动机介入直驱较晚且直驱动力弱的缘故,车辆在遇到山路爬坡或提速超车时,也很难及时提供充沛的动力输出。

通过弱化性能来强化油耗经济性的技术路线,在新能源车初期确实能够取得不错的市场反馈,不过随着新能源技术壁垒的不断突破,人们对出行标准的日益增高,这种无法兼顾性能和油耗的技术,已经越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拿铁DHT-PHEV:低油耗+高性能,可灵活应对多场景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魏牌拿铁DHT-PHEV搭载的两挡智能DHT串并联技术,可以在匀速工况采用经济直驱挡,在高速大负荷工况采用动力直驱挡,通过灵活切换来保障性能和油耗的平衡。并且拿铁DHT-PHEV还拥有纯电、串联、并联、直驱、能量回收五种模式,能够在全速域、全工况下实现高效协同,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全场景出行体验。而这种灵活性,正是比亚迪唐DM-i所欠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拿铁DHT-PHEV在完成首轮技术升级后,不仅综合续航增加了约73km,其动力模式也进阶为“智能混动+纯电优先+纯电”三种模式。纯电模式很好理解,就是可以全程把拿铁DHT-PHEV当纯电动车来开,可以尽享纯电带来的行驶质感和静谧性。而纯电优先模式就比较有意思了,在电量充足时会以纯电模式行驶,但当想超车提速或者爬坡时,发动机就会快速介入提供动力输出,这种模式下的四驱版车型可以实现零百加速5.2s的成绩,完全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激驾速度的高标准需求。

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决定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方向,这从新能源车从最初单一省油特性延伸至出色的全速域性能可见一斑。所以相较有些偏科的比亚迪唐DM-i而言,兼具性能和油耗经济性的拿铁DHT-PHEV,其均衡的综合实力更容易满足时下消费者的用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