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宁民谣又称“洛宁曲儿”,是河洛民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传统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笔者将近年来在该县收集到的有关春节民谣与大家共享,共同追忆那淳朴而又热闹的历史场景……

一、洛宁祭灶词(1)

糖火烧祭灶儿,

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儿,

小娃子要炮。

老汉要一顶新毡帽儿。

祭灶词(2)

灶王爷,您听着,

厨房里见天你瞅着过。

俺顿顿省吃又俭用,

抛米撒面是一时错。

锅碗肮脏是娃儿多,

你老人家要担待。

糖火烧

吃不了喽全拿上,

捎给玉皇尝一尝。

俺这里给你把头磕,

上天去可要把好话儿说。

初一儿早回别耽搁,

回家吃俺哩豆馅馍。

二、十扫歌儿

新苕帚,白又圆,

腊月三十儿扫当院儿。

一扫檀香木,

二扫茴香水儿,

三扫家里懒老鬼,

四扫宝,五扫财,

六扫和合二仙来,

七扫摇钱树儿,

八扫聚宝盆儿,

九扫骡马赶成群,

十扫勤俭满院新,

欢欢喜喜过大年。

三、备年歌儿

二十三儿,祭灶爷儿;

二十四儿,扫房子;

二十五儿,磨豆腐;

二十六儿,杀头猪;

二十七儿,剃精细;

二十八儿,蒸豆馅儿;

二十九儿,炸果子;

年三十儿,贴对子。

四、贺年歌

扯量量,拉锯锯,

婆家门外唱大戏。

傻闺女,请女婿,

小外孙跟着真淘气。

笑呀笑,唱呀唱,

闹呀闹,吵呀吵,

蹦呀蹦,跳呀跳。

新年要来到,

闺女要花儿戴,

娃子要放炮,

小闺女儿吓一跳,

赶快跑!

炮鞭烧人不得了。

老奶奶说:

“闺女手头儿巧,

娃子爱爬高,

过年放炮更不好。”

爷爷过年要戴皮毡帽,

奶奶过年要穿花棉袄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王嘉飞,王范人,祖籍城郊王协村。黄埔抗战老兵后裔,河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洛宁县卫健委职工,爱好文学书法,曾有作品在《新洛宁》、《县域经济》、《书城》、《牡丹》等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