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尾亚目—尖尾下目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线虫动物门
色矛纲
色矛亚纲
小杆目
尖尾下目(学名:Oxyuridomorpha),旋尾亚目的一个下目。
1.下属科
尖尾总科(Oxyuroidea)
尖尾线虫科(Oxyuridae)
异尾科(Kathlaniidae)
2.尖尾线虫科
尖尾线虫科(学名:Oxyuridae),又或简单叫作尖尾科,为中型或小型线虫,皆为脊椎动物的寄生虫。本科旧属线虫动物门胞管肾纲,今属小杆目旋尾亚目的尖尾下目。本科下领八个属,当中包括包含有人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的蛲虫属。
(1)型态描述
口唇常为三个。食道有一个明显分开的后球。肠管无盲支。雌虫尾部长、锥状,卵巢两个,多为卵生、少数种类卵胎生。卵椭圆形,一般比较大而对称。
(2)尖尾属
尖尾属(学名:Oxyuris),也称尖尾线虫属,为尖尾线虫科的一个属。
马尖尾线虫是尖尾科、尖尾属生物。
①生活史
生活史包括虫卵、第1期幼虫、第2期幼虫、第3期幼虫、第4期幼虫、第5期幼虫、成虫。
②宿主
宿主为马、驴、骡。
(3)蛲虫属
蛲虫属(Enterobius)是线虫动物门尖尾科下的一属。截至2016年,该属共有24种,分属两个亚属。
①形态特征
本属全为寄生性线虫,目前已知寄主包含灵长类狭鼻小目的人科、猴科、长臂猿科物种。
本属最知名的物种当属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为一种广布全球的寄生虫,引起蛲虫病。雄性成虫长度介于 1-4 mm 之间,雌虫则介于 8-13 mm,尾端呈明显针尖状。
②蛲虫
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别名:针状虫、坐虫,线虫动物门中的一类肠道寄生虫,是蛲虫病的病因;在全世界均有其分布。
a.形态
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雌虫大小约为8~13mm×0.3~0.5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常可在新排出的粪便表面见到活动的虫体。雄虫较小,大小约为2~5mm×0.1~0.2mm,尾端向腹面卷曲,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一般不易见到。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大小约50~60μm×20~30μm,卵壳较厚,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及脂层,但光镜下可见内外两层。刚产出的虫卵内含一蝌蚪期胚胎。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长度大约2厘米(约半寸),寄居在儿童的大肠内,有时随儿童的粪便排出,在粪便中可见无数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
b.生活史
成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肠腔内,主要在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甚至可达胃和食道,附着在肠粘膜上。成虫以肠腔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雌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而被排出体外;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在肠内温度和低氧环境中,一般不排卵或仅产很少虫卵。当宿主睡眠,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雌虫向下移行至肛门外,产卵于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皱褶处。每条雌虫平均产卵万余个。产卵后雌虫大多自然死亡,但也有少数可返回肠腔,也可误入阴道、子宫、尿道、腹腔等部位,引起异位损害。
虫卵:粘附在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上的虫卵,在34~36℃,相对湿度90%~100%,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卵胚很快发育,约经6小时,卵内幼虫发育为感染期卵。雌虫在肛周的蠕动刺激,使肛门周围发痒,当患儿用手搔痒时,感染期卵污染手指,经肛门—手—口方式感染,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经口或经空气吸入等方式使其他人感染。吞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在结肠发育为成虫。从食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产卵,约需2~4周。雌虫寿命一般约为1个月,很少超过2个月。但儿童往往通过自身感染、食物或环境的污染而出现持续的再感染,使蛲虫病迁延不愈。
c.致病
造成肠粘膜损伤:蛲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出血与发炎: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刺激局部皮肤,引起肛门瘙痒,皮肤搔破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吵,睡不安宁。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蛲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蛲虫虽不是组织内寄生虫,但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若虫体进入腹腔,可导致蛲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肿瘤和结核病等。
蛲虫性阑尾炎:蛲虫性阑尾炎成虫寄生在回盲部,成虫容易钻入阑尾引起炎症。根据1352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住院手术的阑尾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蛲虫引起的阑尾炎占3.7%,也有报告高达9.2%。阑尾内寄生的虫数为1至数条,曾有报告虫体多达191条者。蛲虫性阑尾炎的特点为疼痛部位不确定,多呈慢性过程。
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雌虫经女性阴道、子宫颈逆行进入子宫、输卵管和盆腔,可引起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曾有蛲虫卵侵入子宫内膜导致不孕症的报告。国内曾对431名女童采用透明胶纸法于晨起粘拭肛门周围和尿道口,结果蛲虫卵阳性率分别为52.5%和35.3%。蛲虫刺激尿道可致遗尿症,侵入尿道、膀胱可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虫体偶尔也可侵入男性的尿道、前列腺甚至肾脏。此外,还有蛲虫感染引起哮喘和肺部损伤等异位损害的报告。
d.分布特点
蛲虫呈世界性分布,其感染率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无密切联系。即使在发达国家蛲虫亦较常见,例如美国的蛲虫病是最常见的蠕虫病,估计感染人数为4200万。感染率一般是城市高于农村,各个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但以5~7岁幼童感染率较高
蛲虫的传染主要在幼儿及儿童间传染较广泛,主要原因在于被感染的幼儿症状为肛门及肛门周瘙痒,幼儿或儿童会由于瘙痒而抓挠瘙痒部位,同时沾染上蛲虫虫卵,再通过接触玩具,座椅或门把手等将虫卵扩散到孩子容易碰到的生活范围内,其他孩子很容易再碰触已被沾染虫卵的玩具桌椅等物品,通过口进入新的感染体,基本该传染源有一名儿童感染者将会在短时间内,传染给所有同范围的幼儿及儿童,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严格禁止儿童在幼儿园或儿童游乐场地穿开裆裤,在孩子游玩后要坚持洗手和及时为游乐场地进行消毒。
儿童集体机构及家庭聚集性地方分布:蛲虫其分布具有儿童集体机构及家庭聚集性的特点,而且蛲虫生活史简单,虫卵发育迅速,感染期虫卵抵抗力强(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存活20天),因而蛲虫病流行广泛。中国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6.36%,个别地区高达79.83%。感染者一般有数十条蛲虫寄生,重度感染者可多达5000至10000条。病人和带虫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e.防治措施
讲究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用0.05%的碘液处理玩具,1小时后可将虫卵全部杀死。这种低浓度的碘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简便的消毒剂。对蛲虫病的预防强调应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这样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达到消灭蛲虫病的目的。棉被床单等寝具可经常至于阳光下曝晒以杀死虫卵。使用吸尘器清理家中地板,可将虫卵清除。若家中有人感染可全家一起投药以降低重复感染的机率。
普查普治,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3.异尾科
异尾科(学名:Kathlaniidae)是尖尾下目的一科。
(1)形态特征
口具3片或6片发育良好的唇,唇分瓣。有时具齿。副唇(subsidiary lip)和中唇存在或缺如。咽无齿或有。口囊深处有或无齿。食道后端有肌质或腺质球状食道球。前端明显膨大。肠无盲囊。雄虫肛前有斜列的肌肉小束。通常有个延长的不具或具边缘角质环的假吸盘。交合刺等长或不等长。引带通常存在。雌体后端尖细,阴门常开口于身体后部到中部。
(2)生活习性
寄生于变温动物。
(3)卷旋线虫属
卷旋线虫属(学名:Spironoura)是异尾科的一属。
①形态特征
侧面宽,无侧翼膜。体表光滑。口具唇3片,每片各有内外乳突两个。口腔赖其前端的几丁质环所支持。口腔存在。食道前部短,后部狭长,末端有食道球。食道球前端有膨大部分。尾在两性个体均变为尖细。雄虫的肛前肌很发达,形成一至几扇吸盘状的器官。没有尾翼膜。有3对肛前乳突和7对或9对肛后乳突,并有不成对的,在正中的肛前乳突。交合刺等长,镰形,通常有翼。引带通常存在,有时几丁质化不全或缺如。雌虫阴门开口于体后1/3处。对子宫。卵生,卵大,壳厚,卵圆形。在不同种,其所需发育阶段不同。
②生活习性
寄生于爬行类及淡水鱼类肠中。
③主要种类
小头卷旋线虫(S. leptocephala)寄生于鲃肠中;另一种常见于倒刺鲃肠中,分布于广东、广西,种名待订。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