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醉美团队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
从这一刻到除夕,大家都在忙着过年的“准备中”。
比如,忙着扫尘,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卫生,拆洗被褥窗帘;忙着写春联、剪窗花、备年货……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
那么,南北又是如何划分的?其实,是有一条真实的地理线划分出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北方小年的时间定为腊月二十三,是从清朝开始的。
史料记载,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增加了举行祭祀大典的仪式,为了“节省开支”,皇帝在这一天同时祭拜灶神。
自此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便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后来,受官方影响,京城附近百姓们,也逐渐改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慢慢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延续着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传统。
古时候,小年也叫“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
小年时,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祭灶”。
《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
民间传说中,“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负责监督一家人一年的所作所为,并在小年时上天向“玉帝”禀报,以定赏罚。
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里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关于过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东汉崔定《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
可见,酒之于年,自始至终,不可或缺。毕竟,从东汉那会,小年就泛着阵阵酒香。
元代的范梈在《小年日,仍宿北山》中写道:“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
鲁迅在《送灶日漫笔》写的是,“倘是活人,莫妙于给他醉饱一次,使他自己不开口,却不是胶住他。中国人对人的手段颇高明,对鬼神却总有些特别,二十三夜的捉弄灶君即其一例。”
《鲁迅日记》里,还有这样一句话:“星期休息,冀君贡泉送汾酒一瓶。”
众所周知,鲁迅善饮。1935年除夕,鲁迅收到的一份年礼就是汾酒,别的礼物不收,而对于酒,尤其是山西的汾酒,他是来者不拒的。
“黄鸟喧冬至,梅花盛小年。满城柑子熟,酒渴不论钱。”
小年的梅花、小年的美酒,让小年有了满满的仪式感,浓浓的年味也来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