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农历春节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怀乡最为迫切的时期,因为一年的辛苦为的就是在春节,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带去幸福和喜悦,而亲人之间的团聚,也大多数选择在过年的时候互相走动。

不过,想要回家过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里大大小小的亲人在等着自己,算下来怎么也得好几千元的开销才可以应付过去。这还不算,还有更多的村民的人情世故,在等着你去上礼随份子,一年下来腊月天办事的就蜂拥而至。

之所以会选择在腊月办事请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个时期在外面的人都回来了,老百姓也农闲了,腊月天加上正月天刚好也是大家最为休闲的时候。这个时候办事请客,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而请客吃席自然就得随礼,这样的风俗玩的本来就是人情世故。

我是“老虎观社会”,和你一起追踪社会热点,感受百姓生活,解读人间百态。

1月14日,北方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山东菏泽某农村就有村民举办了一场,老人去世三周年的露天宴席。被宴请的大大小小的村民无一例外,都在被请的行列里,刚好当天又天降瑞雪,大家都只好冒雪吃席了。

从现场拍摄到的画面可以看到,在整个村道的路上摆放了很多的桌子和板凳,这些村民每十几个人围坐成一桌,一边缩着脖子一边就着满天的雪花,在吃着桌子上摆放的酒席,这样的场景不得不说太少见了。

如果说以前的人们为了一口吃的,可以在办事的时候吃一顿好的,大家随一点份子钱,热热闹闹吃一回席还算奢侈。那么现在这一桌的饭菜,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就再正常不过了,所以这下雪天吃席,吃的就是人情世故了。

这些村民人手一个山东大馒头,然后还夹着桌子上的菜肴吃了起来,就着酒席放在桌子上的纸杯里,应该是主家准备的酒水。不过在这样的天气里吃席,再好的菜肴也没有兴致了,光是冷飕飕的风就让人扫兴。

但是天气的恶劣并不影响吃席人数,在整个镜头画面里面,可以看到几乎每一张摆放在村道上的桌子,旁边都坐满了大大小小的村民。这些村民很自然的按照年龄段,分成了大小的十几桌子,自成一个小团体。

这就包括了年轻人在一桌,小孩子们在一桌,老人们在一桌,更小的孩子就跟着老人和中年人坐在一桌。但是每一张桌子上的菜肴,都是一样的品类和数量,足以让大家大快朵颐。

在农村如果说到吃席,那么首先让人想到的肯定就是上礼随份子了,这些钱是肯定要出的,不然主家专门准备了这一场宴席,只想着免费宴请大家就真的没有必要了。而宴请村民的目的,自然就是收礼钱了。

而所有的宴席都是经过成本核算下来,才会准备了宴请的名单和宴请的桌数的,这样一来普通的菜肴在农村,也就是一桌四五百元的成本。而一桌大概坐十个人,每个人上一百元礼金,那么下来就是有一半的收入了。

当然,这样的宴请风俗之所以会座无虚席,是因为在当地所有的村民都这样,今天东家请了后台西家请,再后天就有左邻右舍办事的请帖发来了,你不去还真的说不过去。

对于这些吃席随礼的村民来说,反正今天我家儿子娶媳妇你吃席上礼了,下一次你家出嫁闺女我就要随回去,这宴席肯定是要去吃一顿的。礼钱必须得上那么这吃席,就是把随的份子钱吃回来了。

难怪有网友调侃说:“不要说天上下雪了,哪怕天上下刀子,也得把随出去的礼钱给吃回来呀,不然就真的太吃亏了!”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不可否认有很多村民真的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山东菏泽发布视频的网友称:“我们一个邻居去世三周年了,我们这边的风俗就是这样,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这都是这样!”

河南一位网友跟帖留言称:“钱给了,不吃白不吃。”山东德州一位网友回怼:"错了,这种事不随礼,出殡才随呢。人情世故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顿饭。”

浙江一位网友留言称:“我们老公他们哪里都随,一周年三周年都办事,哪有不上礼的宴席,主家还不赔死。”辽宁葫芦岛一位网友回复:“我们这边都随礼。”广东一位网友回复:“我们这里三周年好像也随礼。”

湖南一位网友称:“回老家过年吃了两天席,又开始咳嗽了,随了礼钱不吃可惜,吃了又冻着了真的不合算。”看来,这全国各地都一样,不仅仅是山东菏泽有这样的风俗,而下雪天露天请客还真的很少看到。

现在农村很多村镇都有饭店,主家如果真的考虑周到的话,会提前通知村民到镇上的饭店用餐,而不需要冒着风雪在露天里吃席。这样的天气里一般身体弱的人去吃席,还真的要吃出病来了。

之所以主家要露天摆放宴席,无非就是为了省钱而已,同时也为了方便宴请村民。而这些村民守着家门口的宴席,想推脱也推脱不掉,只能乖乖出来吃席上礼随份子了。而上了礼钱就得去吃,不吃就真的吃亏了。

农村人的人情世故,说白了都是用礼钱来说话的,你给东家上了礼钱,东家没有给你上礼钱,你肯定会把东家记恨一辈子。这可不是所谓的风俗和人情世故说话,而是用利益来说话的。不在于上礼的钱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还礼。

大家对于这种农村下雪天露天宴请村民吃席的场景有什么想说的,你们当地也有这样的风俗吗?欢迎跟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