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时间总是给人一种错觉,有时,它走得很慢,像潺潺流淌的小溪;有时又很快,像飞流直下的瀑布。

还记得年幼之时,对于过年充满了期待。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收红包,放烟花……笑容总是洋溢在脸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新年反而越来越没有期待,甚至可以说是害怕过年。

一年到头,本该是喜气洋洋的气氛,但在一些年长的人身上,却多了一份忧愁与无奈。看着那些嬉戏打闹的孩童,不禁感叹,岁月无情催人老。

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样无忧无虑,但是生活总是鞭策着人们成长。人到晚年,日子越过越顺遂,却唯独不想过年。

成长的代价是痛苦的,即使面对热闹的新年,也无法掩盖人到晚年,精力和体力都跟不上的事实。

人老了,有时内心只想图一份清净,久而久之,便不再参与那份令人疲倦的热闹,年味也就越来越淡,习惯之后便不再期待了。

02、人到晚年,过年总是忙忙碌碌

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年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休年假回家,自然而然就开始了各自的娱乐活动。

年轻人,觉得自己辛苦一年了,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了,于是置办年货的任务都交到了家里的老人身上。

在新年前几天,老人们便开始杀鸡剁鱼,腌制咸肉,这些活,年轻人很少会做。到了除夕夜,家里饭桌上的美味佳肴,都是老人辛辛苦苦做出来的。

等到宴席结束,年老的父辈,总是不忍心让孩子忙碌,于是还要收拾残羹剩饭,并准备好明天要给亲戚登门拜年的人的礼品。

人到晚年,为他人创造了年味,却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

本该是大团圆的日子,却比平时的生活还要忙碌,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年真的是越来越没有意思。

大团圆的日子,最为忙碌的却是老人。

体力跟不上的老年人,表面喜乐洋洋,其实常常累得直不起腰,累得不能言语。

03、人到晚年,过年常不被理解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思维模式存在着差异,作息时间饮食习惯有所不同。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一些摩擦。

即便是春节,短暂的相聚中,子女和父辈在一起生活,也常常会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因为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磨合,产生矛盾。

而老年人,也常常会以过来人的身份,过度关心子女,导致彼此之间也会产生争吵。

比如:过年相聚在一起,饭桌上的年轻人却都在低头玩手机,稍微唠叨他们几句,就开始不耐烦,这样的新年聚餐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食之无味。

正如塞·约翰逊说过:“每个老人都抱怨世界在堕落,抱怨下一代的无礼和傲慢。”

当说出来的话不被子女理解,内心多多少少会有些不愉快,但是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

有些年纪越大的人,反而越不想和子女们一起过年了,自己安安静静地反倒过得轻松。

过年,当老年人,因为一些小事,而不被理解,会感觉心很累。

04、人到晚年,过重的经济压力让人很累

农村有句谚语:“老年人怕过年,小孩子盼过年。”

人到晚年,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新年一到,免不了要互相拜年,尤其是自己的辈分越大,每天都会有客登门拜访,亲戚一多,要出的红包就越多。

现在不像以前了,压岁钱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有时一百两百的压岁钱,亲戚还嫌少,对于一个不再进行社会工作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经济压力。

人到晚年,没有固定的收入,倘若养老金都没有,平时日子省吃俭用,本想着攒的钱安心养老,但是到了过年,全都是躲不掉的开支。

春节,花钱如流水,压力重重。生活里大多数的心累都是因为钱引起的,过重的压力逐渐压弯了肩膀。

新年本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或许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年时,经济压力很大。

尽管觉得给小一辈发压岁钱是一种幸福,但是心里也会有难以言说的疲惫。

05、人到晚年,不想过年,想安安静静度日

当生活过得越来越顺遂,其实内心早就已经精疲力尽,热闹都是属于年轻人的,疲倦是属于老年人的。

一年又一年的春节,对于已入晚年的人来说,少了一份对新年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情。

过年团团圆圆固然美好,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劳力又伤财,这么一想,就觉得心累。和子女们又聊不上共同的话题,说多了还要被嫌弃,这年过得,快乐都是别人的,只有辛劳是自己的。

人到晚年,稍微动一动就能明显感觉到体力跟不上,串亲访友,忙到晕头转向。年纪一长,过年吃得太复杂,肠胃还会引起不适……

时代变了,心态也变了。人到晚年,不想过年,只想安安静静度日,推杯换盏不如静坐饮茶,山珍海味不如粗茶淡饭。

距离新的一年越来越近,有人欢喜有人忧。过年越来越像是形式主义,年味淡了,也就越来越没有意思。

人到晚年,希望自己能获得一份清净的小日子,哪怕孤独一点,安安稳稳就已经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