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6日报道 台湾《联合报》1月10日刊登社论,批台民众个人数据资料外泄严重,“满地破洞的资安才是安全危机”。

社论称,台湾民众的户政数据在国际网络上被兜售,官员至今不见反省检讨。全台民众健保资料被负责保管的“健保署”官员外泄,连安全、情报人员都逃不了,政府官员忽视民众个人资料被外泄,更有人将负责的百姓个人资料视同商品贩卖。也难怪政府密件外流至今,真相依旧不明,满地破洞的资安还有安全性可言?

美国网络安全公司Cyble去年5月披露,台湾有两千万笔民众个人资料在暗网上被以2500美元的价码公开贩卖,包含姓名、户籍地址、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和手机号码等。

社论指,政府官员第一时间回应说是多年前的旧数据,却不见如何遏止民众个人资料持续在网络上遭公开贩卖的解方,毕竟基本个人资料就算是旧数据却也是长久不变的。何况在政府推称是旧数据后,网络上随即就出现赖清德等官员的最新个人资料,大大打脸政府官员的卸责与无能。

社论还说,无力查办民众被贩卖的个人资料,主管部会官员还在呛民代,已是台当局超级荒谬的演出;如今再爆出“健保署”内部人员13年来长期外泄民众就医等敏感资料,光是官员贩卖健保资料牟利或为特定人刺探,就已是离谱违法;如今还牵扯出锁定“安全局”“军事情报局”等高度敏感情治单位人员的健保资料,台当局嘴上最爱讲的安全,实际上早已处处是破洞。

“健保署”握有全台民众从出生到死亡,一生中就医、健康检查等许多敏感数据,因负责保管特种数据,因此被列为安全责任A级的行政机关,竟然长年有内鬼持续外泄,尤其这还不是该部门资料首次遭到外泄,过去台湾各地都曾发生过大批民众健保资料外泄事件。

“健保署”负责人李伯璋去年还夸言健保医疗信息受到相当程度保护、攸关台湾医疗发展;“健保署”也曾有意开放台湾350万名已故民众健保数据库,还称具有医学和商业价值。如今两相印照,不仅讽刺,更令人质疑是否背后有其他考虑。

社论进一步指出,“健保署”官员外泄健保资料透露的安全警讯只是其中之一,此前在2020年5月外流的蔡赖之争等机密内容,到底是黑客所为还是有心人外泄,真相至今不明,相关人无意追查、检警调也顺水推舟当没这件事,以为遮住双眼就天下太平,却只见政府资料安全失控、各类资料被窃事件一再发生,而且是遍布在各行政机关。

正因当局无视民众各种资料轻易外泄,连大法官在健保数据库案的判决中也特别指出,个人资料保护法或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中,欠缺个人资料保护之独立监督机制,对个人信息隐私权之保障不足。相关机关应在3年内建立相关法制。至今也未见行政单位有积极作为。

至于花费民众大笔纳税钱新设的数字部,除了一再以各种名义增加预算,对于政府的资料安全却始终停留在空中楼阁画大饼阶段。

社论最后说,蔡英文多次喊出信息安全就是台湾安全的口号,已经沦为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