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上旬,南昌方面的日军出动第33师团、第34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分南、北、中三路进攻江西上高地区。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判明敌情后,决定分路阻击,诱敌深入,待日军兵疲时再合力将其围歼。3月18日,南路日军所属的赣江支队在击溃70军第107师宋英仲部的阻击后,窜至泉港街和姜家渡等地,准备攻占樟树镇,而后沿赣江继续南犯,配合主力进攻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卓英

樟树镇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宋英仲部溃退后,罗卓英一面急调王克俊的26师前往樟树镇布防,一面令镇上的保安部队在各街道要口堆满煤油,一旦王克俊师不能按时赶到,就将该镇付之一炬,以免为敌所用。26师属川军郭汝栋部,此时被配属给了49军作战。当时出于保密需要,各师都有代号,命令中也多以代号相称。26师的代号为“奔腾”,因此该师也被称为“奔腾部队”。

师长王克俊接到命令后,立即命令前卫营营长何聘儒带着一个连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樟树镇,将堆在镇上各要口的煤油全部搬回库内,从而避免了大火,保护了这座名镇。不久后王克俊率领师主力赶到樟树镇,此时日军正在渡河。当敌人刚过河中心,王克俊一声令下,26师所有的轻重武器一起向敌人开了火,瞬间将日军乘坐的船只击沉。日寇见强渡不成,只好向曲江方面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乘船渡河

当日下午,由坂本率领的一路日军绕过樟树镇急袭清江县城,妄图截断赣江两岸国军的联系。王克俊急令第76团由樟树上游迅速渡过赣江增援清江县,部队一路急进,在崇祯观附近堵住了这股日军。由于火力严重不如对手,76团的将士们并没有摆开阵势和敌人对射,而是端起刺刀冲入了敌群,经过一番惨烈的白刃战后,日寇留下百余具尸体狼狈回窜。

与此同时,中路的第34师团的日军由于孤军深入,陷入了国军的重围当中。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急忙向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求救,园部随即电令第3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给大贺茂解围。3月27日,在这两路日军的接应下,第34师团终于突出了国军的包围圈,狼狈回窜。罗卓英电令各部发起追击。26师在王克俊的带领下奋勇追敌,于28日子时在磨子岭堵住了日军34师团的东退大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克俊

日军为了逃命,集中所有的炮火向26师的阵地猛轰。26师由于仓促赶到,没来得及构筑工事,在日军的炮击下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很快蝗虫般的日军就涌了上来,此时除了拼命之外,别无他途。26师的将士们在王克俊的指挥下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杀,激战中,78团团长胡荡和团副先后负伤,国军防线岌岌可危。危急时刻,王克俊拔出手枪,亲自赶到前线督战,稳住了阵地。

26师的舍命阻击,牢牢把这股日军挡在了磨子岭一线。不久后,李天霞和余程万双双赶到,从背后向日军发起了猛攻,经过一番激战,将该敌全歼。最终经过27天的激烈战斗,国军以伤亡2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15000多人,取得了上高会战的胜利。战后在缴获的一份日军文件中,发现了这样的记录“奔腾部队是皇军大大的劲敌,以后要慎重对付,相机给予狠狠打击消灭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26师在上高会战中的出众表现,重庆军委会给王克俊师颁发了第二号武功状。那么第一号武功状颁给了哪支部队呢?是李天霞的51师。51师属74军序列,是老蒋的嫡系王牌。而王克俊的26师属川军序列,典型的杂牌,却能力压众多中央军而荣获第二号武功状,足见其在上高会战中的表现有多么出众。战后,老蒋在重庆亲自召见王克俊,除了对他进行慰勉外,还和他同桌进餐,以示特殊嘉奖。

14年抗战,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其中的艰难困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