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大家现在用的最多的通讯工具是什么,答案无疑就是微信了。微信可发文字语音,语音,视频,文件,简直是太方便了,而且,用微信还不花钱。估计除了个别老年人,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即时通讯工具。

我是个比较老派的人,所以喜欢用文字来沟通。虽然打字是最花时间的,但我还是喜欢发文字给对方,除非事情非常紧急,手又忙不过来的情况下,我才会发语音给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则相反,动不动给人发语音,甚至动不动发出语音通话邀请。对于这种沟通方式,我内心不太喜欢,尤其是不熟悉的人这么做的时候,我往往会直接按掉对方的通话邀请。

和善的关系建立在让人舒适的交流方式上。

发文字给对方,对方一目了然,也省去把手机贴在耳边听声音的麻烦。如果我正在和别人谈事情,你发文字过来,我瞟一眼即知内容。如果我拿起手机来听,接着回话,对于我正在交谈的对象来说,未免太失礼。尤其是在开会或者其他更正式的场合,接听语音就更不合适了。

至于事先没有文字告知,直接发语音通话邀请过来的人,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此人没礼貌。我跟你熟到那个程度了吗?你有没有考虑过别人通话是否方便,这么直接发语音让人很尴尬。

接听电话则没有这种感觉,因为,电话联系人基本都是熟人,而且一般人分没有急事是不会直接打电话的。

一句话,做人要有分寸感,没熟到那个程度,交流沟通的时候就要注意分寸。

发文字给对方,既让人最快,最轻松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也把选择权留给了对方。对方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考虑后再回复,甚至可以置之不理,沉默背后的意思让你自己去体会。

我一贯喜欢有分寸感的交流,尤其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间。

说话太生硬的人我认为他不好相处,自然会慢慢疏远,我也有自己的自尊。

太热情的人会让我觉得别扭,我有什么值得你这么笑脸奉迎?毕竟四十好几的人了,人情冷暖我还是知道一点的。

有分寸感,让人舒适,把选择权交给别人,这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谢谢支持,感谢每一个遇见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