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滑向中等收入陷阱前,有两个症状,第1个症状就是幻想自己是造物主,紧接着就会进入韭菜缺乏综合症,最后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一个国家一旦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就会非常的麻烦,很难从这个坑里面爬出来。

在南美洲大陆,有两个最大的国家,一个是巴西,一个是阿根廷,这两个国家的土地肥沃,幅员辽阔,但是命运却让人不胜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阿根廷,这个国家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西班牙人登上南美以后,对南美土著民族大肆屠杀,现在南美这块大陆上的居民,基本上是西班牙人和玛雅人的混血后代。

1816年阿根廷独立。

从理论上来说,阿根廷所占据的这块土地是南美洲最好的土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水草丰美,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许多优良的港口。

不管是发展工业还是搞农业,阿根廷这块土地都是非常适合的。

西班牙人也属于白人的一个分支,也拥有很先进的文化。

所以在阿根廷独立之初,从文化和技术上来说,它基本上是和欧洲法国、英国平齐的,而且由于它的地理优势,使得阿根廷的农业非常发达。

可以说,阿根廷的土地是一块真正的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根廷的牛肉出口量曾经长期占据全世界第一。

由于大量农业产出,国内农副产品价格低廉,整个国家的基尼系数比较低,哪怕是现在阿根廷的肉食,它也是相当便宜的。

我们知道,人的生活支出,除了满足自己的吃穿用度以外,剩下的都属于可以进行购买工业品消费的部分。

食品的开支越低,这个国家的工业潜力就越大,美国就是典型的例子。

由于阿根廷生活便宜,在此基础上涌现出来大批资本家,他们开工厂、做贸易。

20世纪初,阿根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比美国还富裕。

欧洲人常说的一句话说,这个人富得像一个阿根廷人。

阿根廷的国土面积是279万平方公里,只有4000万人口,同时拥有帕潘斯大草原,草原的面积有76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四大平原加起来才80多万平方公里。

南美洲没有受到第2次世界大战波及,2战结束时,阿根廷队人均财富达到了巅峰。

由于德国战败,一些曾经在纳粹政府工作过的科学家怕受到波及,大量涌向南美洲,很多人都来到了阿根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阿根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000美元。那个时候的1000美元可以买800克黄金,折算到现在相当于40万人民币。

1955年阿根廷贝隆政府上台,当时在贝隆政府手里的阿根廷不仅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人均GDP排世界第三),而且拥有大量科学家、工程师。

强大国家资源支持下,贝隆政府甚至追求过核武器~氢弹。

而且政府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的投入了8亿美元,这个费用相当于中国当初研制第1颗原子弹费用的两倍,相当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45%。

后来,贝隆政府发现这个自称会制造氢弹的德国工程师实际上是个骗子,他用来加热聚变材料的装置,实际上是一个超声波加热器,只能把核材料加热到10万度,离氢弹的点火温度5000万度差得远。

虽然这个计划失败了,但是由此可以想象,当时阿根廷政府的财力是多么雄厚。

受全世界工人运动影响,1955年阿根廷贝隆政府实际上是偏左翼的。

贝隆政府向私有企业征收重税,同时大幅度提高出口的关税。

这个初衷是好的,因为基本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民众的福利上。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对外贸易大幅度萎缩,同时大量资本逃离阿根廷。

贝隆政府收归国有的企业,基本上都以倒闭结束。

贝隆政府下台时,阿根廷的通货膨胀已经超过3000%。

本来阿根廷很有希望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就是由于贝隆政府的政策,最终导致了阿根廷彻底告别了世界发达国家队伍。

从1970年到2020年,阿根廷的人均GDP只增长了大约15%,可谓是龟速。

按照人均GDP来说,阿根廷目前和我国的人均GDP是差不多的,但是由于它的工业产品非常少,必须大量的依赖进口,所以阿根庭人均购买力只有中国人均购买力的1/2,当然除了食品(主要是牛肉、玉米、小麦)以外。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说,工业人口、第三产业人口的收入,以及创造的产值远远高于农业。

阿根廷是世界经济的典型案例,由此专门诞生了一个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一个国家徘徊在富裕门口的时候,由于不正确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这个国家永远也无法跨进发达国家的门槛。

韭菜者,国之根本也,韭菜多则国强,韭菜少则国弱。阿根廷的根本问题就是缺乏工业资本,没有办法制造出大量的韭菜。

对于国家来说,韭菜缺乏综合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是滑向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