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倴城大集上,有近十个木匠在此摆摊儿接活儿,老人们主要以售卖饭桌、凳子、椅子、菜板面板、鞋柜为主,做工精致,收费不高。腊月底的年集,时过中午,依然有不少上了岁数的老农们挑选并购买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拄拐杖的大爷,从十几岁便跟随长辈学木工活儿,老人打小就聪明,学啥啥快,用最快的时间将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学到了手,从此老人便踏上了木匠这一生涯,一干便是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七八十年代,老人主要做时髦的组合家具,有纯木板的,后来也有组合板的,后来随着家具厂越来越多,机器活儿的普及,制作出的家具五花八门,老人的木工活儿也就越来越少,大爷就主要做桌椅板凳赶集售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戴帽子的大爷相中了一张饭桌。“兄弟,这张桌子多少钱呐?”“你看的那张150块,诚心买的话就给140块吧。”大爷热情的回答着顾客的每一个问题。
顾客说,过几天儿子一家四口从北京回家过大年,家中那张桌子曾经是摊主大爷的父亲做的,用了几十年,从未坏过,只是因为太旧了,担心生长在大城市的儿媳妇嫌弃,所以打算买一张新的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摊主大爷听闻是老顾客,主动将桌子卖价降到了130元。
大爷说桌子有香椿木的,有水曲柳的,还有梧桐木做的,要价在150元到220元之间,一张饭桌能用几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老人说起祖传几辈的老营生,百感交集。说话间,顾客又相中了三轮车上的菜板,要价55元,最后摊主大爷留了35元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摊主大爷说,菜板不可暴晒,避免淋雨,用完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然易变形。每次有顾客买走这些菜板面板、桌椅板凳,大爷都会将几十年积累的使用经验,毫无保留的告诉顾客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爷见顾客年龄大,搬着菜板、桌子不便行走,就主动提出等散集将饭桌送货到家,顾客留下了村名以及姓名,和大概的住处,抱起菜板回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块菜板35元,一张桌子130元,大爷说这是留的最低价儿。
大爷说,太多的老木匠,或因身体原因,或因赚不到钱,陆陆续续放弃了这个老营生。儿女也曾多次劝大爷在家安享晚年,可老人说舍不得这个祖传老行当,舍不得摸了几十年的墨斗锯子,虽说拄着拐杖不方便干活,但只要能动弹,就要这么干下去。
正如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匠人们都有一颗敬业的匠心,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名于世、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