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市甲女和农村丁男现象,砖家出高招:农村“剩男”配城市“剩女”,硬性拉郎配,这靠谱么?
最近看到一个砖家叫吴修明的又胡诌了,这老兄受访时提出:城市“剩女”多,农村“剩男”多,男女比例失调、资源浪费严重,建议将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某些城市,上门招女婿也行。
还说,要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让城市女青年不把农村视为畏途,让城市女青年大胆下乡去。
这个砖家大概在养殖场干过,他的概念里解决“剩男剩女”可以像驴马鸡鸭配种这么容易。
其实,农村剩男之所以“剩”下来,大多是因为没有钱、没有本事、老实巴交、三商不行而“剩”,剩的的绝望、无奈。
而城市剩女之所以“剩”下来,大多是因为财富自由、衣食无忧,精神世界充盈、对另一半要求高,宁愿“剩下”也不愿屈从家庭的压力凑合,而且城里生活大门一关,各人过各人的生活,社会逼婚的压力不大。
因此,城市剩女和农村剩男的能力、素质和三观,是无法匹配的,剩的的性质不一样,如何能简单匹配地生活在一起?简直是乱点鸳鸯谱。
果然,砖家对此问题的随口一说,果然引起评论区炸翻,引起板砖一片。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剩女,就在我们楼栋5楼,某医院的护士长,今年已经50+岁了,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她身材娇小瘦削、凸凹有致、举止干练麻利、对人热情大方,我们搬进来十三四年了,就见她独立生活,从30+岁到50+岁,活得的十分讲究优雅,水果都是最时令、最新鲜的,打扮的简约精致,工作有条不紊,这次疫情,她还去了武汉做志愿者,我们都觉得她活得的潇洒,没觉得她有什么异样?
老家农村,对于40岁以后的剩男,我知道的有五六个,慢慢的大家也接受他们的光棍存在了,还能怎样呢?大哥别说二哥,光棍又不是一个两个,已经成农村的普遍现象了。农村女青年不断流失,去了外面就不回来了,农村女孩现在金贵着呢,二婚带孩的都有人抢着要。
孔子说,食色性也,但毕竟吃饭第一、成家第二,无法成家的话,那就努力活着吃饭吧?
即便脑洞大开,我也是难以相信,老家40+岁的光棍,看起来比我楼下的独身护士长看起来还老几岁,她们被拉郎配结合在一起,会是什么尴尬的样子?
一句话,农村剩男的问题解决,远比城市剩女要难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