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11日,甘肃警方发布了一则通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张掖市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

接近年关的时间,很多人都陆陆续续在处理家里的卫生,有人自己动手,也有人外请清洁工。

当地的一户家庭就请了三名清洁工到家里擦玻璃,最开始的时候双方相安无事,但在清洁工事情办完后,男业主突然说他们没擦干净,与三名清洁工发生了争执,并对其中一人进行暴力殴打与侮辱。

剩余的两人,有人将户主施暴的视频录了下来,在视频中,一名清洁工被打的血流满面,还被户主狠狠的扯着头发使劲捶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暴的过程中户主还大放厥词,对他进行羞辱:

“知道你为啥是农民不?”

“你今天就给我死在这,不死我都看不起你!”

并且还威胁拍视频的另一名清洁工:

“你给我等着,我弄不死你才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曝光的视频来看,被施暴的清洁工全程不见反抗,只是默默的承受着来自户主的暴力行径。

可以看的出他体格健壮,这般被人欺负不还手,想来可能是害怕丢了工作。

一个人受苦跟全家人受苦,他在二者之间选择了独自承受。

我不清楚他的家人在知道这件事后会多么心疼,但在临近春节,阖家团圆之际出现这档事,无数人看完都觉得心酸。

尤其是那一句“知道你为啥是农民不?”令激怒令无数网友:

“他那句‘你知道你为啥是农民不’的侮辱,着实该死,农民就该被瞧不起?”

“往上数三代,谁家祖上没出过农民?哪来的优越感?”

“农民怎么了,不偷不抢凭本事干活和挣钱,凭什么瞧不起他们?”

网友的一句句话,几乎都说进了我的心坎。

农民工怎么了?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哪个离得开农民工?就连他住的房子不也是农民工建起来的?

只是从外表上看,他们不如其他职业的人体面,但是若没有他们的起早贪黑,那些所谓的“富人”能维持自己的“体面”?

笑谁都不能笑为我们生活打基础的人。

有的人自己稍微有些能耐,就喜欢在条件不如自己的人身上找优越感,这本质上不就是歧视穷人?

抽刃冲向更弱者,又算什么本事?

玻璃如果觉得不干净,那么可以提出哪里脏,让清洁工再清理一次,本身这只是一件小事,为何最终要小题大做?

玻璃脏了能擦,人心脏了那就再也擦不干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怕的是,这样的人可能还不少,我上网略微一搜,类似的新闻比比皆是。

在深圳的某地铁上,一名身着短袖的中年男子当众对三名农民工进行人格侮辱。

“我告诉你,你在这里犯法知道吗?”

“你是从哪里爬出来的?”

“讨饭就是你这样坐的,在这里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将这一幕拍下并发布到网络上,据发布者称男子是嫌弃农民工身上太脏,嫌弃他们浑身细菌没有“人样”,想要将他们赶下车。

但最终喋喋不休的男子侮辱性的语言引发了其他乘客的不满,在别人的指责下自己灰溜溜的走了。

我也不知道,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民工一下子就变成了“没文化”、“不讲理”、“粗俗”、“愚昧无知”等不堪词汇的承载着,也不懂这种标签最开始是从何传出。

但我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人都错了。

或许在文化上他们会略逊别人,但是论生活的智慧有多少人敢打包票自己能稳胜他们?

或许是有些人知道他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甚至于很清楚在某些方面自己不如他们,所以只能拿自以为的“长处”去攻击他们的短处。

这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观念。

而且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到底会对农民工造成多大的迫害。

还记得前段时间热搜上环卫工人被迫跪在一辆奥迪车前的场景吗?

“他们说如果我不跪下来,他们就打死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者经济情况在农民工面前去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那他们心中的自卑就会更深一层。

我曾看到一个新闻,一名五十多岁的陕西农民工到银行取钱,他将叫上的脏鞋子脱了跪着上前办业务,保安看到后提醒他:“没事的,你进去,一会我再拖一次。”

即便如此提醒,他都害怕自己把光洁的地板弄脏,京华报当时评论:

“和之前的农民工因为怕弄脏公交车座位而不敢落座一样,跪地取钱恐怕主要还是源于一种自我定位,在相对陌生的城市里本能的有一种紧张感,进而产生低人一等的心态,处处小心翼翼,甚至过度谦卑。”

每当我看到类似的一幕都异常的难受,都是靠着自己的本事挣钱,他们凭什么要遭受到侮辱与迫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

有的人说可能是他们内心对于这个世界的“无知”导致的。

这个说法其实大错特错!

他们的内心对这个世界并非是无知,而是看的太通透了。

在城市中,没知识、穿着不够体面、浑身脏兮兮的人都会被他人冠以异样的眼光看待,甚至被区别对待。

当你时刻处于有言语攻击和行为直接“攻击”的环境,那么你会不会慢慢变得小心翼翼?慢慢的产生自卑心理?

他们的需求,只是多挣钱点能养家糊口,让孩子能正常的上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基本上他们都是本着这样的心态,所以扛住家庭的脊梁,有时候会被迫的弯下,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犯错,而是环境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

多可悲?本不该如此!

法国作家纪伯伦有一句名言:“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

人并没有谁比谁更尊贵一说,所有人都应该被一视同仁的对待。

用人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有“人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