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3年,终于有了孩子,过年了,禁不住孩子爷爷奶奶的催促,筱筱决定带1岁的宝宝回北方过年

但自己也是有娃的人了,过年回家,怎么少得了给别人家的娃派红包?

但老公家是大家族,大嫂家、小姑子、大姑子都是两个娃,还不说满院大小胡同关系远一点的亲戚和邻居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也不少。

但按照筱筱娘家广东这边的习俗,是看到孩子都要给个红包,图个好彩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筱筱只好买了一堆红包袋,边塞红包边惆怅不已。

虽然自己和孩子爸爸开了小店做点小生意,但疫情3年,毕竟也没赚到什么钱,只能勉强养活一家3口,眼下孩子又小,奶粉尿不湿花销也不少。

回到婆家,刚到路口,就发现公婆早就在路边等候多时了,让他们先跟着回哥哥嫂嫂家吃顿饭,为他们接风洗尘。

刚进门口,就发现哥哥嫂嫂、大姑子、小姑子带着孩子早就做好一桌菜摆好等自己一家三口,说实话心底还是特别感动,瞬间有一种回家真好的感觉。

吃完饭,筱筱主动塞红包给嫂嫂、大姑子、小姑子的孩子。因为高兴,她还趁自己上厕所时,分别往事先包好的红包多塞了一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嫂嫂、大姑子、小姑子当然也顺手都给筱筱的孩子回了一个。

这些红包筱筱没好意思当面拆开来看,但凭手感,她却暗自吃惊:这数量不少啊。

回到家拆开一看,果然不少,每个红包1000块,一共三千。可自己给嫂子、大姑子、小姑子的孩子每个人派300块,这样算起来两个孩子600块。

虽然有听说过北方大人给孩子的红包相对较大,也没想到这么多,这显得自己有点出手小气了。

筱筱真的挺后悔封红包之前没有仔细跟老公商量,跟老公说自己有点过意不去,并不是有意想占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公安慰她说没关系,对比广东那边给孩子10元、20元、50元的红包,她这样出手就是两三百,也算是加价了。

当然,除了像筱筱这样红包包少给自己带来尴尬的,也有相反的例子,一位北方妈妈首次来南方婆家过新年,出手好爽甩红包,一个至少一两百,多的给一两千,自然是给自家孩子也换回一堆。

结果回家一拆,瞬间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看着一堆5元、10元的小红包,大呼吃亏,过年的心情多少受到了影响

所以,为了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尴尬,我们需要提前多做一些了解和准备,才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尴尬,让自己少一些心理压力,过一个“惬意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得体地发红包?

如何得体地发红包?

*提前了解当地的禁忌和习俗

不同地方文化和习俗不同,禁忌也不同,若是初次去异地过年,一定要先从各个渠道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尤其要和另一半详细商量,避免给自己和亲戚朋友们带来尴尬。

比如有的地方习俗是孩子12岁之后,就不再收别人的红包,而有的地方则流行只要没结婚都能收红包。如果没了解清楚,该派的人不派,不该派的却派了,也会很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谐音

过年就图个吉利,过年的“谐音梗”已经被玩坏。比如“鱼”寓意年年有余,“鸡”寓意吉祥,

发红包更是如此,有很多讲究,不同的数字,都寓意不同的祝福。

若红包金额给得不对,不仅别人不感激,还会给自己带来尴尬。

除了全国统一的谐音,比如“8”寓意“发发发”,“6”寓意“六六大顺”,“250”寓意“半疯”“傻子”之外,还有一些不同地方口音的谐音需要注意,比如广东有些地方的“38”寓意“生发(发财)”,红包金额封出零头意义“出头”(出人头地)等等。

为此,红包的金额封多少,要格外注意,一定要事先跟自己的另一半先详细了解后再行动,可以避免很多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

估计很多宝妈像我一样,一到过年就惆怅,走亲访友、派红包,都是一笔大支出,真的是辛辛苦苦攒一年,过完新年就“赤贫”。

毕竟成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就没有“容易”二字。

所以,过年给亲戚朋友孩子发红包时,在人情世故、地方文化习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来发,“无需打肿脸充胖子”,派红包非要和别人攀比派得越大越好,那才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带着孩子走亲串亲,孩子不可避免会被塞红包。如何教孩子优雅地收红包,也是一门学问。处理得好,别人会你家孩子懂事、家教好,大人素质高。处理得不好,难免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教孩子优雅地收红包?

如何教孩子优雅地收红包?

*让孩子主动送祝福

出门前,先跟孩子约好,见到亲戚朋友,都要送祝福,主动说“新年好”、“恭喜发财”等。

长辈们一般听到祝福之后,会觉得孩子乖巧懂事、有教养,主动给孩子塞红包。

*不当面拆红包

红包不要当面拆,我们大人都知道,但孩子不一定清楚。

要告诉孩子,收到长辈的红包之后,千万不要当面拆,避免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主动讨红包

坊间流行一句话“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句话,平时戏谑时说说没有问题

若过年,孩子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前说类似这样的话,强行讨要红包就很丢脸,显得很没教养。

事先告诉孩子,当长辈给红包时,可以适当推脱,实在没法推脱的,收了红包之后,要主动道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新年亲朋好友千辛万苦聚在一起,就图个开心快乐。没必要因类似“红包”这样的小事,搞得大家不愉快。事先做个各种了解和准备,避免尴尬,让自己和家人朋友过一个幸福欢乐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