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具有多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采,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西藏地区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拥有辽阔的土地,还有高耸的地势,那里的群体主要以藏族人为主,他们世代都扎根于此,平时以“放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对于汉族人而言,藏族是比较陌生的,毕竟汉族所居住的地方往往距离西藏比较远,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汉族人基本不会涉足西藏地区,毕竟地区之间是存有差异性的。藏族群体中存有不少女性,但我们发现,藏族姑娘似乎很少与汉族小伙通婚,这是为什么呢?藏族姑娘的回答让人难以反驳。

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巨多,比如维吾尔族和俄罗斯族,他们的长相与汉族人显然具有极大的区别,他们更像是生活在中国的欧洲人,面相与典型的亚洲人极具差异。

这些民族似乎也很少与汉族人通婚,这或许是出于双方的长相缘故;然而,藏族人与他们不同,藏族群体的面孔基本都是清一色的亚洲面孔,为什么他们还是鲜有人与汉族人通婚呢?

藏族姑娘表示,不是她们的要求过高,而是她们的环境所致。原来,藏族姑娘基本都生活在父辈家中,她们世代都生活在本地之中,对于外界世界没有过多地交涉,平时的生产活动也局限于藏区,因此很少主动地接触到外来人士,汉族人自然属于外来人士。

藏族姑娘没有办法主动地交往汉族男性,而汉族男性也很少接触到藏族姑娘,除了藏族姑娘很少出现在汉族人生活的区域外,汉族人本身也很少来到藏区;当藏族姑娘“不出门”的情况下,汉族小伙却没有去“敲门”,双方自然无法会面,更别提交往了。因此,两个民族没有通婚全然在于双方没有更好的接触途径。

作为我国西部的自治区,西藏自古以来便是欠发达的区域,当地的繁荣程度远不及中部和东部;在高原的加持下,当地百姓虽然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战乱的危害,但封闭的环境却让他们难以了解外界的社会,尤其是外界繁荣的景象。在封闭而落后的情况之下,藏区民众的思想也是十分保守的。

思想保守自然会体现在当地的女性身上,她们生活下来后便存有扎根的观念,这或许是家乡情怀的羁绊,亦或许是为了更方便地照顾长辈,而他们的父辈一般也希望他们不要远门出嫁,否则婚后的生活也容易滋生不顺。在东部地区,很多跨省出嫁的女性都往往出现婚姻问题,她们婚后往往都会埋怨自己的远嫁行为。

而对于藏族姑娘,在高原上生活自由洒脱,一时间来到汉族人的区域也有不适应感,日后想要回访娘家时也十分不便,娘家人出现什么病痛,也无法及时赶到照顾,出于对远嫁的各种顾虑,藏族姑娘对于汉族男人的喜欢也十分受限制。

藏族姑娘很少与汉族小伙通婚的行为,还与双方的生活习性存在差异息息相关,对于汉族人而言,他们不适应藏区的高海拔环境,交往当地的女性也是极低概率的,并且这里的饮食、习俗和语言等文化都与自身存有较大的出入,双方交往后产生的嫌隙也是不可预测的。

海拔高耸的藏区,素来便给汉族人带来落后的刻板印象,汉族人对于当地民众的固有认知也是“贫穷和落后”。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难免不会对藏族姑娘存有偏见,甚至会认为她们贪慕虚荣,抵挡不住大城市的繁荣诱惑。经济水平的差异显然对于三观有着极大的影响,汉族人所在的区域与藏区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二者之间的民众三观也是极有差别的。

一般来说,当汉族人已经将个人的发展方向放到精神层次时,藏族人或许还在为了物质生活而奔波,即便当地姑娘嫁到了汉族当中的富贵人家,其固有的物质观念仍旧难以改变,双方此时交往同样存有不少矛盾。

总结:

藏族姑娘并非对汉族小伙的要求高,而是她们没有多余的选择,世代扎根于此的她们更希望守望在父母的身边,即便谈婚论嫁之际也希望不出远门;而当地的特殊环境则让汉族人很少前往那儿,双方根本没有过多的相识机会,更别提交往了;加之双方因经济差距带来的三观不合,彼此想要交往的心也变得愈发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