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涛是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其生前曾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1936年,刘澜涛响应北方局的指示,曾以“自首”的方式走出了国民党的监狱,但此事,在特殊时期被康生利用,认为其是“叛徒”,被打倒关押12年。

在刘澜涛被批判期间,他的妻子和儿女也受到了牵连,尤其是妻子刘素菲,在丈夫杳无音信,儿女毫无消息的情况下,忍受不了康生一伙的纠缠,选择了跳楼自尽。1978年,刘素菲获得平反,其骨灰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早年革命

刘素菲同其丈夫一样,都是陕西人。出生于1914年的她,最早叫刘淑贞,出生时家境还是不错的。父亲从事小商业买卖,家里还有些积蓄。刘素菲从小个性就非常突出,很早就接触到了新思想、新理念,心中向往进步。

1928年,升入府谷南门高小后的刘素菲,在学校内进一步接受到了革命理念的熏陶和影响,很快成为学校学生中积极寻求进步的先进分子。这一年,经地下党张老师介绍,刘素菲成为了我党的一员。

进入到榆林女子师范学校之后,刘素菲更加主动积极,还当选为学生会主席,这一岗位也锻炼了其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毕业后,刘素菲利用其教师的身份,继续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

1936年,西安发生了著名的张杨兵变。为了积极响应这一事件,受党组织委派,刘素菲日以继夜地组织青年学生和妇女同胞,印刷宣传品和小册子,向群众宣传我党抗日主张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想法。

1938年,刘素菲同年长其四岁的刘澜涛结婚,新婚蜜月还没有过完,夫妻两人就踏上了抗日前线。在晋察冀根据地,刘素菲成为当地的妇委书记,领导当地妇女扎实好后方的各项工作,缝制布鞋、抢种粮食,积极支援前线抗战。

鞠躬尽瘁

1945年,我党会期最长的七大召开,刘素菲有幸当选为候补代表,这也充分说明了刘素菲之前的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认可,无愧其抗日前线女豪杰的称号。

抗战结束后,刘素菲受党的委派,前往塞外名城张家口开展工作。随着大片土地的解放,刘素菲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变化,每到一处,她都要先了解当地的妇女工作情况,领导当地妇女组织开展工作,巩固后方,支援前线。

1947年,刘素菲向中央工委汇报了阜平县妇女的组织工作,受到了刘少奇和朱老总的赞扬,她的事迹也向毛主席汇报过,她也曾接受过毛主席的接见。

解放后,刘素菲回到了北京工作,担任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在这个党的关键岗位上, 她始终保持对组织的无限忠诚的态度,紧密联系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党选择和培养了不少忠诚的革命干部。

蒙冤自尽

1960年冬,跟随丈夫刘澜涛工作的调动,刘素菲再次来到了西安,担任了西北局办公厅主任。年过四旬的刘素菲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图强,为新中国的建设出谋划策。

但无情的局势发展彻底粉碎了刘素菲的想法,继丈夫被打倒之后,她也受到了康生的直接点名“照顾”。康生诬陷刘素菲为党的“叛徒”,是隐藏在党内部的“特务”,并指派造反派对她实施了毫无人道的毒打和迫害。

刘素菲在革命时期挺了过来,但对于遭受到不公的待遇是越来越想不通,最终在1967年12月31日,刘素菲选择了跳楼。虽然当时她并未身亡,还被送往医院救治,但在极端恶劣的时局中,最佳救治时机被延误,刘素菲不治死亡,年仅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