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面对当下的能源危机,欧洲多国再也不嘴硬了。2014年到2021年,德国天然气发电量占比从8%提升到15%以上,如今天然气供给短缺,让德国发电陷入尴尬的处境。很多寂静许久的煤电厂,再次冒出滚滚浓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一季度,德国煤炭进口量增长超过25%,而且根据预测,全年要从印尼购买1.5亿吨煤炭。一边是俄罗斯的平价天然气,一边是远渡重洋买的煤炭,替代自然是可以的,但成本变高了。根据相关机构数据,德国电网成本飙升了250%,居民电费支出几乎是2021年的两倍。

于是,在西方街头,经常能看到非常魔幻的场景。一群环保人士穿着工业品衣服、用电钻扎汽车轮胎;一些低收入群众,难以负担高昂的电费,骑着自行车去森林里伐木过冬。柏林市中心的蒂尔加藤公园,几乎所有的树木都被砍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所有的道德都被抛之脑后。纵观全球大国,唯有中国还在坚定不移地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甚至在国内,减碳自上而下已经达成共识,很多有责任感的企业意识到,要建立商业之外的价值。

比如阿里和京东分别承诺了,到2030年企业的碳排放量要减少50%,通过回收快递纸箱、清洁能源使用这些途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另一家电商唯品会,一边减少纸箱和塑料材料使用量,仅去年就减少塑料材料使用237吨,一边在物流园区推进光伏发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企业的数据始终有限,但中国有千千万万的企业在行动。阿里京东唯品会聚焦ESG,考虑的就不是经济账,而是为中国的一盘大棋出力。

当下,中国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走绿色发展道路,还在帮助其他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在泰国猜也蓬府,32座高达120米的“大风车”错落排开,为缓解当地用电紧张和推进能源多样化,而这些机器和技术,均来自中国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约旦南部广袤荒漠中,高耸的风力发电机星罗棋布。随着叶片转动,它们释放出荒漠中的活力,产出清洁能源。其中有很多项目都是中企投资或承建的,不仅为当地带去了家庭用电,还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就业。

经济发达并不代表社会文明的进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局,炸出了西方的真面目。所有人都看清了一个真相,到底谁在口嗨,谁在为全球减碳出力,谁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