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财富而来的是旅行的欲望。中国也是如此。因此,中国不仅扮演着旅游目的地的角色,而且越来越成为一个旅游市场。但是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传统观光,中国游客现在主要寻找异国情调的体验。他们想去滑雪、观看德甲比赛或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对一些中国人来说,在德国开车是一次很棒的经历,”旅游研究员江说。
“在斯图加特和阿尔卑斯山骑自行车非常有趣。在蓝天下,沿着美丽的风景,真是太棒了。”苗立龙眼中闪烁着热情。这位32岁的中国人第二次来到欧洲。他喜欢城市里清新的空气和氛围。
苗族有能力出国旅游——越来越喜欢中国人。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3 年约有 9700 万中国人出境旅游。这比上一年多了约 1400 万。该机构预计今年将突破1亿大关。
越来越多的人在没有旅行团的情况下碰碰运气
骑自行车是他在旅行时培养的爱好。“因为我会说一半的英语,所以在旅途中我通常都相处得很好,除了……”,喵喵只得短暂地笑了笑。“除了我点菜的时候。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我吃了什么,甚至在我吃完之后,”他笑着说。他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相反,他真实地体验了外国文化。
中国游客喜欢跟团旅游,比如这里的慕尼黑玛利亚广场
“在欧洲旅行时,语言障碍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更喜欢跟导游一起旅行的原因,”姜依依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她是旅游局下属研究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系主任。但江也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试图自己组织旅行。“这些游客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他们的经历。”此外,现在有许多用于智能手机的翻译应用程序,可用于在任何地方进行一点交流。
“不文明脱颖而出”
“然而,中国游客享有一个可疑的名声:他们被视为大声吵闹。中国政府希望改变那些不文明的中国度假者在街上随地吐痰或傲慢地向餐厅服务员打响指的形象。十月去年是中国第一部旅游法生效,北京市政府在其中为被吸引到国外度假的同胞制定了行为准则。
30或40人的中国旅行团不可错过。沃尔夫冈·格奥尔格·阿尔特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如果他们声音很大,他们就会特别引人注目。他是研究中国游客旅游行为的中国出境旅游研究所所长。 ”阿尔特观察到。“他们大多是经验丰富的游客,因此往往甚至不被认为是中国客人。
体验而不是观光
法兰克福是中国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阿尔特也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中国人不和我们一起去度假。大多数人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体验尽可能多的东西。”埃菲尔铁塔前的一张简单照片早已无法打动中国社会富裕阶层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任何人。学习烹饪或参加舞会阶 - 这些经历可以为祖国带来更多声望。“但这些活动不能持续太久,”阿尔特强调说。
“行走的钱包”
中国人通常很少有时间去旅行。但许多人的钱包很充裕。早在2012年,中国游客就将德国推下了“世界旅游冠军”的宝座:据中国旅游部门统计,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020亿美元,比德国人多出近20%。在某些地方,它们甚至被称为“步行钱包”。
随身携带购物袋:2012年,中国人出境旅游花费超过1000亿美元。
自行车爱好者苗立龙此行的最后一站是一家百货公司:“我不太喜欢逛街,但要代亲朋好友大批量采购。”由于中国的高税收,品牌产品在欧洲要便宜得多。据位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德国国家旅游局统计,2012年,一名中国游客在德国平均每天花费458欧元。
欧洲落后了
柏林卡迪威的中国销售人员,法兰克福机场的中国个人购物者:这只是旅游和零售业如何适应新客户的两个例子。
阿尔特批评说,与澳大利亚或马尔代夫等其他旅游目的地相比,欧洲开始适应中国游客的时间相对较晚。中国旅游市场已经发展良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