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念”。

这是李咏离世4年时妻子哈文在社交平台的悼念。

当年,李咏的事情几经热议,当人们得知他逝世的消息时,又纷纷道歉和怀念起他来,

但这些都是旁人的慨叹罢了,可能只有当事人知道其中的痛楚,

如今李咏已经离开4年多,哈文和他的父母生活的如何了?

1.

1968年,李咏出生在乌鲁木齐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母一个是工人一个是老师,但李咏却有文艺天赋,

因为喜欢,他接触了绘画和播音,最终做了主持人。

据说,小时候的李咏两三岁了还一直不开口说话,父母因为这个还着急了很久,

辗转了几家医院,都检查不出什么,最后觉得是心理原因,

直到家里因为姐姐的需要买了收音机,李咏才开始断断续续地跟着收音机学了起来。

但可能因为还是有些晚了,李咏说话一直不利索,是有些口吃的,

那时候的他又喜欢上了绘画,用画笔描绘这个世界,

直到高中的时候,他的绘画技术已经很高超了。

还曾经通过了美院的考试,但因为年龄不够只能回学校好好学习。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还是更倾向于将绘画发展成兴趣爱好,播音才是他心中的执着。

于是李咏开始努力克服自己的结巴,不断的练习。

中间的刻苦不必多提,旁人也体会不到,但李咏最后成功了。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成为了广播班的一员。

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以后的妻子——哈文。

哈文的成长环境比较好,是一个很活泼的女孩子,

她和李咏是同班同学,初见时李咏只是觉得这个女孩很漂亮,并没有在意心底深处的异样,

真的明了动心是在一次课堂上,不知怎么的,李咏的眼睛控制不住地瞟向哈文,

窗外的阳光打在她的侧脸上,她时不时地眯一下眼,显得慵懒随性却又美丽动人,

李咏真的被吸引住了,作为一个绘画爱好者,他没有忍住冲动,拿出了本子动起了笔。

就在李咏完成最后一笔的时候,哈文也走到了他身边,看着他画的自己,

李咏这才意识到,早就已经下了课,只是自己入了迷,根本没有注意到。

此时的李咏有些不知所措,虽然学习的是播音主持,但私下里他还是一个比较容易害羞的男孩儿。

更何况现在是自己偷偷画人家姑娘还被发现了,他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在,哈文并没有指责什么,而是笑着夸他:“画的真好看,可以送给我吗?”

之后,两个人就成了朋友,也逐渐熟稔起来。

会和一帮人一起出去玩、吃饭、聊天、进行播音练习。

在这样的相处间,李咏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哈文,但是哈文一直仅仅当他是朋友。

终于有一天,李咏做好了准备,鼓起勇气向哈文表白。

但显然,哈文并没有这样的意思,不可能有些被李咏的举动吓到了,

之后哈文开始刻意的躲避李咏,但李咏并不气馁,他知道哈文只是一时接受不了这种改变。

2.

身边的朋友也都清楚,他俩迟早得成。

旁观者,就在李咏追求哈文没有多久,朋友们就收到了他俩在一起的消息。

大学期间,两个人一直恩恩爱爱,是校园里有名的情侣,

李咏也因为谈了恋爱而更加有上进心,不仅努力学习,还接了很多课外的兼职。

时不时地就用自己的外快给哈文制造一些小惊喜。

就是这样大学很快过去,两人也觉得他们的感情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时候。

他们互相去见了家长,表明了想要结婚的想法。

但是,双方的父母都不同意,原因还是相同的——门不当户不对。

李咏的父母担心那样家境的女孩儿不适合过日子,儿子会受很多委屈,

哈文的父母担心李咏没有出息,女儿结婚后的生活还不如在家里。

面对这样的情况,两个小年轻一开始也有些手足无措。

最终他们还是想到了有些“笨拙”的解决办法,

在进行过很多尝试之后,哈文提出了去乌鲁木齐生活一段时间的想法,

她想要近距离的接触一下李咏的家人,增强彼此的了解,她相信大家都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李咏也没有了别的办法,跟家人商量后,没想到家人也有这个想法。

所以最后这件事就顺利进行了,最后李咏的父母同意了这件事。

而哈文家这边,她的父母也在两人的坚持下妥协了,两人成功在毕业一年后结了婚。

结婚后,他们因为工作有过一段时间的异地生活,好在他们熬过了那段日子。

然后两人一起在央视工作。哈文逐渐转到幕后,而李咏对着自己喜欢的主持。

从《天涯共此时》获奖,到为了亲近《幸运52》的观众留一头微卷的长发,李咏一直在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着。

但双方父母眼看着孩子们结婚之后就一直努力工作,从来也不提要孩子的事情,不免有些着急。

于是开始了“狂风乱炸”式的催生,李咏原本不是很想要孩子,

但哈文在几位老人的催促下有了想法,李咏也只好配合,

最终,女儿法图麦在2002年出生了。女儿出生后,李咏好像更加有责任感了。

他开始为未来做规划,一番计算下来,他想要更加努力工作,攒钱养孩子。

于是,在2003年,李咏主持了《非常6+1》,并凭借这个节目受到了全国男女老少的喜欢。

此后,又多次主持了央视的两大晚会,还几次与作为导演的妻子哈文合作。

这让无数人非常羡慕,他们也经常受到身边人的调侃,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对待女儿的教育问题上,想法也很一致,女儿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就将她送去国外锻炼。

可能就连上天也嫉妒这样幸福的一家三口,给他们制造了一点“小意外”。

2017年6月,化妆间的一个工作人员正在心中感慨李咏的认真,

就突然见刚刚还一边化妆一边看台本的李咏突然重重地靠在了椅子上,而化妆师叫了他几声也没有反应。

李咏和父亲、女儿

众人着急忙慌的打了急救电话,接到消息的哈文也忙赶往医院。

漫长的等待过后,得到的就是丈夫喉癌晚期的结论。

尽管平时将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是外人眼中的女强人,此刻的哈文还是脆弱地连站都站不稳。

直到李咏醒来,她都还没有消化这个消息,李咏也看到了妻子失魂落魄的模样,

他心里咯噔一声,做足了心理准备后,问:“我得了什么病?”

没有必要隐瞒什么,哈文如实相告。

又是一番折腾,最后两人决定不告诉任何人,双双离职,去国外治疗,顺便陪伴女儿。

很多人一开始还不能理解他们的做法,直到17个月之后,

哈文在社交平台公布了李咏病逝的消息,他们才恍然,

那个他们喜爱的主持人,一如从前一般低调,低调到连离开都悄无声息。

3.

按照李咏的遗嘱,他留在国外以这种方式陪伴女儿成长。

葬礼也一切从简,只来了几位亲人,

可惜的是李咏的父母因为接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导致身体出现一些问题,无法承受长途奔波,没有来参加。

哈文也在那段时间一边忙着丈夫的身后事,一边坚持每天打电话给公婆。

安慰他们:“他虽然走了,但我永远都是你们的儿媳,永远是咱李家人。”

随着儿媳和孙女的安慰,两位老人渐渐缓过了最初的悲痛,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因为女儿还在国外念书,已经失去丈夫的哈文也留在了那里。

想要带着丈夫的那份爱陪伴女儿成长。

只要孩子一放假,母女俩就会立刻回国,去看望李咏的父母。

这些年,哈文像往常一样,每个月定时给李咏的父母发生活费,

也经常给他们打电话,关心他们的生活,也分享自己和女儿的日常,也从来没有再找一个的想法。

她还保留了每天发“早”的习惯,这是在丈夫生病的时候养成的。

她通过这个字给自己打气,让这一天成为元气满满的一天。

虽然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但现在每一天的“早”,似乎都有了另外的去处。

如今,哈文将他们的女儿教养的很好,法图麦也非常出息,在国外名校就读。

李咏去世4周年的时候,哈文还在社交平台发了动态:“好久不见,念”。

可能仅仅4年的时间并不能抚平伤痛,不管表面再怎么云淡风轻,内心的悲痛永远无法忘怀,

但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留下的人总要向前看。

哈文和女儿

李咏的离开,观众们可能仅仅是在提起时哀痛一会儿,

但对他的父母、他的妻女来说,可能就是时时刻刻的悲伤。

好在如今,在时间的治愈下,他们都在积极地生活,

哈文虽然不在身边,但一直挂念着公婆,时常探望,给足生活费,

法图麦被教养的很好,也经常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互相关心。

这可能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吧。祝愿他们一直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