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事物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都是通过电影, 或者是网络平台才知道的。但我们知道事物的存在之后,我们就会想知道它的来源,发展,还有他的各种特点,这样也能扩充我们的知识库。

《长津湖》这个电影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毕竟他的电影票也挺高的,基本身边的人都已经看过了。当看完之后,给我们最深的感受,那就是深深地爱国之情,还有中国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我们却很少注意到,长津湖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大名鼎鼎的长津湖,为何不是“湖”,它的历史渊源

长津湖位于朝鲜南咸镜城市,在我们的直觉当中,觉得长津湖就是一个湖,而且是天然形成的那种,其实不是,长津湖是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人的主持下建造的湖泊。也就是一个人工湖,并不是天然的湖泊。

在长津湖周边有烈士墓园,也就是当年的长津湖战役,牺牲的人,全部都埋葬在这里。晴天白云之下,满目芳草萋萋,这场战役也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满目疮痍,同时也感慨中国人的强大,抗美援朝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也推动了中国的进程。

广义上的长津湖,并不是单独指一个湖,还是指长津湖周边这一代,统称为长津湖。这个湖泊总面积,是朝鲜第二大湖泊。是通过人工饮水,注入湖泊,才建造了这样的湖,可能是本人建造他的时候,都不知道会见证这么多的历史。

日本人还在朝鲜建造铁路,长津湖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当时的新中国也只是刚成立而已,自己的根基都还不稳,但是为了抗美援朝,他们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看《长津湖》最后的影片镜头中,我们看到被冻伤了的人,永远屹立在那里,美国人看到了也很感动。

二、为何能冷到零下40摄氏度

长津湖战役作为抗美援朝中的第二次战役,这个地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里的温度已经零下40多度,一般的人是难以承受的。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可想而知,中国人遭受了多少的磨难,我们看了都热泪盈眶。

这里地形条件险恶,最重要的就是那里的温度太低了,道路结冰,人们想要开凿其他的渠道是很困难的,而且当时中国的物资匮乏,人们只能通过双手和双脚来跨越雪山,跨过长津湖,打赢这场战役。

长津湖被称为苦寒之地,之所以这样冷,是因为地处盖马高原,本来就不热,又受到日本的水汽影响,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就开始下雪。1950年年底,长津湖就遭遇了50年以来,没有遇到过的严寒,而1950年,正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的时候。

因为这里地势和其他的城市不一样,虽然说纬度和北京差不多,但是比北京冷多了。而且群山包围,就导致冷气散发不出去,自然就形成了强烈的冷空气。这里的天气真的很恶劣,人们很难在这里生活,所以人迹罕至。

三、长津湖的历史作用

这一战役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人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抗美援朝最终胜利了。而中国人也站起来了,从此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形象,毕竟刚打赢抗日战争,紧接着又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

自然在全世界面前中国人的形象就不一样了,最重要的就是帮助朝鲜,打退了美国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让后代的人民知道,中国人是不好惹的,也让我们知道,中国人民永远都是团结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要为自己的国家而努力。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正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验证。长津湖地区地势险恶,美国人受不了,但是中国人可以,也正是因为这样恶劣的天气,中国人扛过来了,就胜利了。

总结:

但我们了解了长津湖之后,觉得大自然真的挺神奇的,还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没有了解的,觉得先辈人民真的很优秀,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不管是零下40多度,还是多少度,都一直在坚持。而现在的我们做一点事情,就觉得坚持不住了,所以应该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