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旅游景点爆满,电影票房开始攀升,很多人已经不戴口罩了,就算在人挤人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感受不到病毒的威胁。

似乎给我们一种错觉,一度认为病毒已经开始远离我们,权威机构也纷纷表示,接诊的阳性病例开始大幅度减少。

那么,新冠病毒真的消失了吗?

1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再次发布了最新版的疫情通报

此次发布的内容和以前大不相同,信息量非常大,几乎覆盖了放开以来“想知道”的全部信息,可以说是给“前阶段新冠感染”的一次总结。

这些数据包括十二月管控放开后,各种监测结果的变化:

例如“核酸的检测数据、感染高峰在什么时间点、住院重症有什么变化、死亡人数如何”等相关数据。

之前,很多国内外很多媒体机构,纷纷对我国的疫情数据进行模拟预测,普遍给出的结果都是“重症高峰及死亡高峰会在1月底到来”,如今再回头看,实际情况比预测的,要提前不少。

前一轮疫情感染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的:

感染速度快,涉及人数多,南北病毒不一样等特点。

中疾控主要数据有以下七点

核酸情况

很多人以前会质疑:为什么要在12月初放开?原因有三点:

  1. 截至去年年底,国外绝大多数的国家均已是“全面放开”的状态,如果还是单一的“封控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2. 我们“动态清零的局面”开始变得越来越难,比如2022年初的上海;
  3. 疫情三年,我国的财政方面支出巨大,老百姓的生活也开始捉襟见肘,越来越多的情绪开始显现。

所以,在众多前因后果的相互作用下,我国也已经到了“必须放开”的时候了。

随着“全面放开”的一声令下,我国以前的监测主要手段——核酸筛选在12月9日开始发生变化:取消全员核酸,只对有需要的重点人群提供服务。

随着自愿核酸检测的进一步推广,核酸检测的意愿,肯定会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

放开后的核酸阳性数据,有突破式地提高是肯定的,通过图形可以看出,在12月22日核酸阳检测摸到了最高点(694万人),随后数据开始明显退化。

再来对此最近的数据,2023年1月23日做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只有区区1.5万人了。

这也说明感染高峰已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阳过了。

②核酸检测已经退出舞台,这也让抗原检测红极一时,抗原结果也已披露:

这份数据只来自部分城市,并非全国收集的抗原数据库。

再来看抗原检测出的阳性数据,这个统计数据更具代表,12月22日达到阳性数据的高峰33.7万,而1月23日检测的阳性只有4773人了。

③城市与农村的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根据全国不含港澳台的数据:

门诊人数在12月23日达到了最高峰值286.7万,随后开始慢慢下降,到了1月23日只有6.3万人次,下降的幅度相当明显。

发热门诊的统计数据也有说明,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2月9日统计的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2. 第二阶段:12月21日,把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也算进来了,但低一层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不在统计范围。

城市发热门诊

12月22日到达高峰195.4万人次。

农村发热门诊:此次统计的是所有的乡镇医院。

纵观整个疫情:

农村门诊的就诊高峰出现在12月23日,达到92.2万人次,农村和城市的高峰没想到这么接近,就诊高峰几乎在同一天。

这个统计数据相对比较准确,12月15日到30日,几乎大部分人都在这个时间段感染了。

④住院人数方面的变化

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而到了1月23日全国住院人员降低到24.8万人。

重症人数方面:

12月27日到1月3日每日增加较为明显,都是接近一万人次,1月5日来到了最峰值12.8万,数据统计到1月23日,住院人数降低到3.6万。

⑤住院感染的死亡病例

这个数据明显比住院人数要滞后一些,1月4日达到峰值4273人,随后人数有高有低,最新数据1月23日下降到896人。

但这个统计数据只是医院方面的,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医院去世的感染患者,应该比这个实际数据要高多。

⑥毒株相关的一些情况

北京天津以BF.7为主,而中间的部分,以江苏内蒙古为例,BF.7和BA.5.2基本持平,相当于五五开。

具体数据见图:

⑦全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情况

2021年5月开始迅速增加,随后缓慢增加,如今全国的接种率已经达到90%以上。

以上就是疾控中心发布的大致内容,但有一点值得一说,很多自测阳的并没有上报,包括农村的死亡率等,实际情况会远超以上的部分数据

  1. 接下去我国可能会有第二波,第三波,但再出现第一波这么大规模可能性不大。
  2. 就算有疫情高峰,有了这次疫情冲击的经验,肯定也能顶住未来的疫情冲击。

疫情期间,我们的医务人员拖着病体加班加点、救死扶伤,希望他们可以得到应有的待遇。

前一波疫情,全国的医务人员扛下了所有,才有了我们2023最热闹的春节!

有人网友说, 这年过得我都以为疫情结束了。

但愿,疫情真的就此结束,不要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