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特别喜欢。有的甚至放弃985学院的光环而选择一些双非院校,可见有多热门。

记得儿子高考那年,班上同学大多选择计算机、电子信息等类似专业。考700多分的一位女同学也是被清华大学计算机录取。而报考医学、师范专业的总数仅仅是三、四个。不过有的想学医,但分数不够。总之,更倾向于选择计算机类专业 ,可能是因为来钱快 ,就业前景广阔。

跟我儿子同一届的大学生,如不考研今年也要毕业了。儿子读的是临床5+3专业,还得苦读好几年。

根据预测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时候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0万多人。涨幅也达到了七八十万人。

由于2022年毕业人数激增,许多岗位非常紧张,更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如今依然赋闲在家。再加上2022年时剩余的未就业人数,那时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哪怕计算机类这专业也将面临就业困难的现象。其中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仅本科毕业每年近40万。

每年40万!仅仅是本科毕业生,还有博士、硕士,再还有高职,怎么算也是超越40万许多吧!如此庞大的数字涌入市场,怎么能不卷?

现巨头招聘数也是极其有限的,把腾讯、百度、头条、京东、阿里等全部算上也只有几万人。但是我们的就业岗位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都是在裁员、减招甚至停招中度过。

近几‬年因为本科生就业竞争加大,考研人数也是狂涨,有‬的‬互联网‬裁员‬。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就业似乎也‬越来越难了,不少人选择了继续读研,来‬延‬缓‬就‬业‬时间‬。

对于许多名牌大学和优秀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毕业的时候许多企业就已经向他们抛出橄榄枝。他们是‬不‬用‬愁‬就业‬问题‬的‬,

像阿里巴巴集团不管是校招还是社招,都是招聘985、211名校毕业生。据说阿里正式员工工资都是2万起步,浙江大学毕业在阿里巴巴上班第一年就有40多万。普通大学毕业生不是特别优秀是无法进入的。

面临就业困难的无非是一些计算机的普通人才,普通人才早已出现饱和。那‬竞争非常激烈,一般都是高不成,低不就,只能继续深造或者被迫转业,得不偿失。

我‬认‬为‬选择大学‬‬专业‬时‬,不‬光‬是‬看‬重‬薪‬资待遇如何‬的‬诱‬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这‬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