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堪比瑞士风光的风景照片,有一位我原来在湖南省怀化市工作时的朋友问我这是哪儿呢?我说这是新疆乌鲁木齐县的菊花台。朋友说我很搞笑,他说你不是调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工作了吗?怎么乌鲁木齐市撤市变县啦?而且菊花台不是周杰伦和方文山创作的歌曲和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一个地方吗?怎么在乌鲁木齐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一下给他解释清楚是不容易的。因为有一次我也说我去了伊犁州伊宁县出差,朋友说你这个“地理小王子”竟然也有失误的时候,竟然把伊宁市说错成了伊宁县。2012年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工作时,陪同厅领导去和田地区和田县调研教师住房问题。我跟四川成都老家的小伙伴说我在和田县看到有很多羊脂玉,我同学说新疆只有和田地区、和田市,哪有和田县?朋友的反问真让我一脸黑线。
这就是很多人对新疆这三个与地区中心城市同名县不了解,导致这三个曾经鼎鼎大名的新疆大县的尴尬。这三个县可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它们曾经都是新疆城市规模最大的县城之一,其中乌鲁木齐县城变成了乌鲁木齐市区,在1938年成为了新疆第一个建制城市。伊宁县的县城则变成了伊宁市,和田县的县城变成了和田市。然而,如今这三个县作为“父母”,却被自己亲生的“子女”给遮挡住了所有的光芒,让人们遗忘了他们曾经无比灿烂辉煌的历史。比如你搜索乌鲁木齐县、和田县和伊宁县,往往得到的结果都是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或和田市及伊宁市。
这三个同名县曾经到底有多辉煌呢?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这么说吧,没有这三个县,就没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和西北第二大城市乌鲁木齐市、西域江南明珠伊宁市、南疆玉都和田市。首先来说一说乌鲁木齐县,乌鲁木齐县曾经是新疆第一县,从乌鲁木齐县拆分出来了一个350多万城区人口的Ⅰ型大城市乌鲁木齐和一个县级米泉市。民国时期即1928年,当时乌鲁木齐县还叫迪化县,新疆省将迪化县北区(又称北乡)23个村分出,成立乾德县,乾德县也就是后来的米泉市和现在的米东区。
民国1934年5月,新疆省政府在迪化县的县城关设立了迪化市,县城从迪化县析出设立的迪化市(即现在的乌鲁木齐城市),但因当时迪化城区人口不足3万,南京国民政府没有批准设立迪化市;后延至民国1938年时撤销,改设为迪化市政委员会。1954年2月,迪化县与迪化市一同被改名乌鲁木齐,迪化县改名为乌鲁木齐县。1954年7月,乌鲁木齐县从乌鲁木齐区专员公署领属内析出,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这段时间竟然出现了乌鲁木齐区专员公署与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互不隶属的现象。1959年12月,乌鲁木齐县又从昌吉回族自治州划出来,重新隶属于乌鲁木齐市。
伊宁县原名“宁远县”,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也就是新疆建省4年以后的1888年,当时因新疆建省并将省会确定在迪化,此前新疆的政治中心伊犁(惠远)不再是新疆政治中心,所以在1888年正式在宁远古城(惠远城东边)建宁远县。而宁远县则因县治“宁远”而得名,寓意为远方安宁的意思。民国二年即1913年,经批准同意将宁远县改为伊宁县,取伊犁、宁远首字得名。
1952年5月23日,政务院批准设立伊宁市,就是把伊宁县的县城5个区析置划归伊宁市,当时伊宁县总共下辖了9个区,就被伊宁市划走了最重要的5个区,这包括了县城即伊宁市主城区。但是当时伊宁县由于没有县城,也没有合适县委县政府搬迁的城镇,所以县委县政府依旧在伊宁市城区办公。1953年,伊宁县六区七乡(库色木契克乡)划归博乐县、八区三乡(玛勒巴扎镇)划归伊宁市。一直到1957年,伊宁县在吉里于孜镇新建了县城,便将伊宁县城迁驻吉里于孜镇。
而和田县与乌鲁木齐县和伊宁县也是同样的情况,因为在1983年之前,和田地区行署一直驻扎在和田县城。当时和田县城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具备成为县级市的条件。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将和田县的县城及郊区部分析置出来,设立县级和田市。198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从和田县析置出来一个和田市,也就是和田县的县城和田镇、肖尔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和良种场。但是县城被划给和田市作为市区后,和田县没有合适的地方建县城了,于是和田县委县政府就继续待在原来的地方办公,也就是和田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和田市区。这就形成了和田县“有县无城”的情况,也出现了全国仅有的和田地区、和田市与和田县同处一城办公的现象。
对于这三个与中心城市同名的县未来发展方向,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结局肯定是这样的:乌鲁木齐县最终会撤县设区成为乌鲁木齐市的一个市辖区,这样乌鲁木齐市就成为了“全区市”;和田县已经启动了新县城即和田新区建设,未来肯定会将县委县政府从和田市区搬迁到新县城。而且和田地区撤地设地级市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未来和田地区撤销并设立和田地级市后,县级和田市与和田县都有可能会成为和田地级市的一个市辖区;而伊宁县则将继续保留县制,因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作为民族自治州,未来都将保持自治州体制,所以伊宁县也不可能有变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