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漫画家丁聪夫人沈峻因肺癌于2014年12月11日晚在京去世,享年87岁。她就是1946年曾推动历史的沈崇。

民国1946年沈崇是上过历史教科书和毛选的著名恶性事件。沈崇出身福建名门,是清代名臣沈葆桢之曾孙女、林则徐之外玄孙女,父亲沈劭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处长,母亲也出身于书香门第,是著名的翻译家,曾任北大教授林纾(字琴南)之女,可谓是名门之女、大家闺秀,并且家学渊源

如果没有那晚的厄运,沈崇大概率会像每一个民国大家闺秀一样,上名校,出入名流宴会当一个社交名媛。熟料造化弄人,乱世人命如草芥,况且她还生活在政府仰仗美帝鼻息的民国时期。

彼时的中国妖雾缭绕,笼罩在中国天空的战争阴霾不散,国民党希望借助美军的力量打赢内战,美国大兵被国民党给与超国民待遇,导致他们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累累暴行,受害最深的就是中国女人。

然而,后来网上出现一只声音说这是一场政治阴谋,真是无稽之谈。这个说法还曾出现在另一个看上去相对靠谱的地方。

香港《开放》杂志1999年第11期刊有蔡咏梅《百年中国十大政治悬案》一文,说到沈崇案,文章提到:

“原来沈崇事件完全是一宗政治阴谋,而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生则根本为莫须有罪名。她奉命色诱美军,与他们交朋友,然后制造强奸事件以打击美军和国民党政府,结果证明相当成功……”

后来,一名知名学者在公开演讲中引用了蔡咏梅文中的材料,以至引起轩然大波,引起很多人开始为这件事翻案,我真的是无言以对,对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感到羞愧,说话不过脑子,也不负责任。侵略者侵害中国人民的史料,铁证如山,为什么就有一些人喜欢去洗白、翻案呢?

难道侵略者是你的衣食父母吗?这些人的言行人神共愤,天理不容!

无辜受害,铁证如山

1946年平安夜,沈崇只有19岁,是北京大学先修班学生。当时她一个人要去平安影院看一部名叫《民族至上》的好莱坞电影,没想到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电影散场后,沈崇正在大街上行走时,突然被两名美国大兵挟住,拖到邻近的东单广场的小树林的雪地上强奸。

沈崇拼命抗争,大声呼救,路过此地的工人孟昭杰发现后,两次救助未成,便向国民党北平警察局内七分局报告,当警察到出事地点查看时,普利查德已逃走,警察遂将皮尔逊和沈崇带回警察局询问。

经过审问,美国大兵强奸之事确认无误。施暴者皮尔逊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北平的一名伍长,逃走的那个名叫普理查德,是美军的一名下士。当晚八点半左右,两人喝得醉醺醺,一路走着。在东单广场附近碰到一个人走路的沈崇,见她长得漂亮,于是一路尾随,直至抱住她的头,拖着她往南走。

沈崇呼救不得,被强行拽过马路,在一处相对阴暗的地方,被皮尔逊强行奸污,连续三次。普理查德协助强奸,并帮忙望风。

受害人沈崇当晚被送到警察局医院鉴定,确属被奸。孟昭杰等目击证人说,他们在事发现场听到沈崇“哭泣甚哀”。

而警察到来之后同样也是不敢惹美国兵,放风的美国兵还企图抢夺警察的枪支,僵持之际,警察碰到了巡逻的士兵,放风的美国士兵已经不见了,一群人一拥而上,将美国士兵押解回去。

案情审问清楚后,北平警察局将皮尔逊转交至美国宪兵处关押。沈崇则被送往医院体检。

12月25日,北平民营的“亚光通讯社”获知此事,便发布了这条新闻。当时蒋先生非常依赖美国人,坊间盛传"美国是蒋先生的干爹"。

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北平警察局局长汤永咸却决定封锁这消息,汤永咸为了阻止舆情扩散,将“亚光通讯社”负责人王柱宇请到警局“喝茶”,要他签字画押,不再发布这一案件的相关新闻。

同时,他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打电话,请中央社给各报下个“禁令”,不要刊登这一消息。中央社立即给各报发了个启事:

关于今日亚光社所发某大学女生被美兵酗酒奸污稿,希望能予缓登。据谓此事已由警局与美方交涉,必有结果。事主方面因颜面关系,要求不予发表,以免该女生自杀心理更形加强。容有结果后,警察局当更发专稿。

然而,纸包不住火,只隔了一天,各大报社纷纷转载,将官方封锁消息的行径公之于众。

北京的许多市民、学生都很愤怒,而蒋介石政府当局本来想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掩盖不住,遂恬不知耻地加以歪曲、抵赖。

流言四起,民意汹涌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北平各院校的学生更加不淡定。12月30日,两千多名学生在北京举行了联合示威游行,持续长达三个小时。

示威游行发生后,美军当局才发现此事严重了,拘押了涉案的两名士兵,并命令全体兵员当天不准外出。

然后,国民政府的行径令人大跌眼镜,蒋介石北平行辕的官员居然说:“酒后失控,这样的事,各国都在所难免。”

还有令人更愤慨的事情,混进北大的特务分子更造谣说:“最近延安派出若干女工作人员赴各地专门以各种技术诱惑美军,造成事件。”

他们诬陷沈崇是“女间谍施行‘苦肉计’勾引美军成奸的”。

原西南联大的“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头目,此时任北大训导长的陈雪屏居然把北大先修班的座次表找来,把沈崇的名字抹掉,说:

“该女生不一定是北大学生。”陈雪屏是沈崇的姨父,他这样做,暴露此人是丧尽天良的无耻之徒。

“中央通讯社”则故意含糊其辞地说什么“沈崇似非良家妇女”,“尚无显著被奸之迹象”。沈崇案发生后,国民政府一手策划指使在北大贴了一张署名“情报网”的大字报说“最近延安曾派若干女工作人员赴各地,专门以各种技术诱惑美军,造成事件”。

与之相呼应,在北师大也出现了“情报网”的手笔,声称沈崇“是女谍,故意勾引美军,施行苦肉计”“共产党制造学潮,同学勿受利用”。

沈崇出身名门,家族自然是不想蒙羞,所以在此期间沈崇的名字并不为人知晓,也没人知道她的家世。

因为沈崇的身份没有暴露,国民政府方面一直以受害者身份存疑来质疑受害者是否真的是受害者。美国驻北平总领事馆也怀疑沈崇案,以至设立了一个电台,用来监听来自延安的电波,却什么证据也没有找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意汹涌难以抵挡,蒋介石政府如此造谣污蔑,广大学生不能忍受了。抗暴的巨浪立刻掀起,北平古城怒吼了,随之全国各地人们怒吼了。

沈崇事件传出后,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学生和各界人士约50万人,于12月底至1947年5 月,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美军暴行,要求美军撤出中国,废除《中美商约》等。至5月20日,北平、上海、苏州、杭州16个大学500多名学生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在南京举行联合请愿大游行达到高潮。国民党政府派出大批军警镇压民主爱国学生运动,游行学生被捕28人,重伤19人,约500 人遭毒打,酿成"五二0"惨案。

公道自在人心,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个国家的公民遭受到了侵害,连本国政府都在替犯人掩盖犯罪事实。此等咄咄怪事,竟然发生了。

北大四十八名教授联名致信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表示抗议,此事不仅惊动举国上下,美方特使马歇尔将军也对此十分关注,并电召平津美军司令报告详细情形。

当天由北大校长胡适与沈崇的父亲出庭,国民党当局也深知,要消弭民众的不满,必须尽快审判,将强奸犯绳之于法才是正途。但中美签订的《在华美军人犯罪惩治条例》规定,美兵在中国犯罪,须由美国军事法庭审判。

1947年1月17日至21日,在各方压力之下,这件案子终于在军事法庭上开了庭,美国驻华海军军事法庭先对主犯皮尔逊进行公审。1月18日,沈崇勇敢地站了出来,出庭详细阐述被害的经过。孟昭杰等证人也出庭作证。

1月22日,审判结束,皮尔逊被判强奸罪成立,被降为列兵,判处15年监禁。普利查德随后由另一军事法庭在1月30日审判,他被勒令退役,并判10个月监禁。本以为案件尘埃落定,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国民政府感到难堪,让民众更加怒不可遏。

1947年3月初,皮尔逊在第一批美军人员撤退时,随同返美。沈崇的表姐夫杨正清后来致函北平市市长何思源说,美方承诺要道歉赔偿,为何迄今还未履行?

但到了6月中旬,美海军法官以证据不足为由,建议释放皮尔逊并恢复其伍长职务。最后犯人在美国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

国统区几十个城市随即掀起了一场以学生为主力的反美抗暴运动,直接影响到稍后的美军撤离中国;对国民党之内战实力,亦是一次沉重打击。

世人对于沈崇的非议还没有结束。由于这件事情的特殊性,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导致各方势力登场,将这件事情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包装。

使得原本清晰的事实真相与政治阴谋联系在了一起。同样也凸显了当时的国民政府政府对美国是何等的卑躬屈膝。

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民众一方面痛恨美国对正义公平以及民族感情的践踏,一方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信任跌至谷底。

中共对此的评论是:“蒋介石政府对于这事,连屁也不敢放一个,反而叫报纸不要评论。美蒋侮辱我中华民族,是到了极点了。”

全国的游行抗议高潮,风云再起。美国人这才逐渐认识到,中国人要求“美军滚出中国”的情绪是真实的,不像中国官方所宣称的,是谁煽动的结果。

时光如梭,转眼此事已过去了六十余年。沧海桑田,时势人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看1946年的平安夜,一起偶然的强奸案,演变成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场严重政治灾难,再演变成了国民党大溃败的一个前奏。

这是一个在无意中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夜晚,当国民党当局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切都已变成事实。

远离舆论漩涡,所遇良人得幸福

沈崇案发后,有记者不断探听沈崇的身份,最终沈崇的身份还是被发现了。沈崇为了远离这样的舆论旋涡,改名为"沈峻",重新开始生活。

沈峻与丁聪于1957年结为伉俪。丁聪对她很好,两个人幸福美满的过了一生。老年移民国外,才终于彻底远离的这些纷纷扰扰。

沈崇的悲伤是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成为了时代的烙印,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政治缩影。

近些年,美国政府有关当局解密的档案与蒋介石政府为偏袒不法美军所炮制的对清白无辜的女大学生、我们的爱国学生运动的造谣、诬蔑毫无二致,十分雷同。关于这件事,国人应当引以为戒,对沈崇案的洗白,如果稍作考证也就不会轻信什么美国政府有关档案,也请勿以讹传讹。

吾辈当自强,不再让类似沈崇案的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