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喂养问题一直是很多家长所重视的,如果孩子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的话,就很可能会伤害到脾胃。如果孩子的脾胃功能变差,消化能力也会变弱。
就不能很好的吸收营养物质,导致身体发育缓慢,抵抗力也会下降。俗话说"脾虚百病生",脾脏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人体出现障碍,诱发诸多疾病。
特别是小孩子脾胃更容易受损,因为脾脏在人体运化水谷,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体内湿气增多,这种情况在中医被称之为"虚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些饮食禁忌。
家长4个坏习惯会伤孩子脾胃:
1.让孩子吃太多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一定要多吃、吃好,身体才能长得快,长的高,不容易生病。所以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多吃。
但事实上,少食多餐才是最科学也最合理的饮食方式,每餐让孩子少吃一点,但是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这样才利于孩子更好的去吸收、消化。
2.没有快乐的环境
很多孩子脾胃差就是焦虑、紧张等坏情绪造成的。现在的家长工作繁忙,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环境,甚至有的家长还会给孩子报很多的辅导班,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焦虑、紧张,压抑,从而让孩子脾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也更容易积食生病。
3.汤泡饭给宝宝吃
因为孩子的脾胃非常娇嫩,咀嚼能力也很差,因此很多家长选择汤泡饭给孩子吃,认为既能喝汤有营养,饭又软好消化。
这样就陷入了误区:米饭混着汤进入到胃的时候,胃酸会被汤稀释,反而会增加消化负担。
4.零食随便吃
有的家长死死地控制着孩子的零食,就是不让吃,有的家长两眼不看儿女事,零食孩子随便吃。孩子自控能力差,一点不让孩子吃零食,等到他自己会买、会吃了,眼馋这玩意儿,更控制不住了。
更别说一点都不管孩子,随便让孩子吃零食了。零食不仅充饥,影响孩子正常吃饭,很多零食都是高油、高蛋白、高糖、高脂肪,吃了对脾胃伤害最大。
1.甜食
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吃甜食,孩子吃甜食不仅仅会伤害牙齿,还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并且孩子吃甜食吃多了容易产生饱腹感,食欲会下降,孩子不爱吃饭,也会产生积食。
过多地食用含糖量很高的甜食,就会引发许多潜在的内分泌疾病。比如糖分摄入过多,血糖浓度提高,会加重孩子体内代谢中胰岛的负担。
2.油炸食品
薯条炸鸡等油炸食品是每个宝宝的最爱,油炸食品本身热量就高。而且所含有的油脂和脂肪含量会让宝宝发胖,会严重地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而且这类食物都非常的难以消化,宝宝长期食用会给肠胃造成大量的负担,脾胃运化能力差而堆积在胃中,消化不良,造成积食。
3.寒凉食物
孩子脾胃最怕凉,脾胃受凉后会降低其运化能力,营养也得不到运化,会积累在中脘,形成积食。
冬天温度低,很多食物凉的比较快,家长给孩子吃饭的时候要注意好温度,不要给孩子吃过凉的食物。
4.乳饮料
纯牛奶因为味道不甜,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喝。这个时候家长会转而为孩子准备乳饮料来代替,类似乳酸菌、早餐奶等都是选择之一。
但这些饮品与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孩子长时间饮用,不仅不能够吸收多少营养,反而可能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
对于脾胃虚寒的孩子来说,这些饮品会导致脾胃的病情加重,容易出现积食的情况。
5.骨头汤
在很多人的眼里,觉得骨头汤是最有营养的,尤其是汤是更加有营养的。因此一到了冬天就会每天熬骨头汤喝,头烫并没有什么营养,里面的脂肪含量反而会更高。
而且嘌呤含量也很高,经常喝不仅不补钙,反而会有尿酸偏高的问题。孩子脾胃天生又比较弱,也很难消化这些高油脂的汤类,如果孩子天天喝汤,也会让孩子积食脾虚。
6.辣食
随着社会的发展,零食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比如随处可见的辣条,就是一种特别招人喜欢吃的食物,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吃这种食物。
虽然辣条的味道很好,但吃多了却会伤害胃黏膜,久而久之就会伤害脾胃。相比于成人而言,儿童更容易被这些食物伤害到脾胃,甚至会出现腹泻的情况。
1.便秘或腹泻
脾虚的孩子,无力运化,脾气不足,无力将津液输送到大肠,所以会导致孩子便秘。尤其是脾阴虚的孩子,便秘的情况特别多。
因为毒素蓄积体内,无力排出,反复被吸收,所以这样的孩子往往身体问题很多。而脾虚,同样也会引起孩子腹泻,这是因为脾虚无力运化食物,所以有的孩子会出现一吃就拉的情况。
2.总是流口水以及抵抗力差
中医认为脾气不足时会导致孩子不停地流口水,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最为明显。另外脾虚的孩子抵抗力和免疫力差,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
只有让脾胃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才能够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增强身体的抗病毒能力。
3.不爱吃饭、胃口差
脾虚会导致食欲下降,身体没有办法很好地消化食物,所以胃口也会变得比较差,容易出现积食问题。
如果经常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脾胃也会受伤,脾虚问题就会出现。抗生素会把肠道里面的有益菌杀死,所以食物的消化以及吸收会受到影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