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美食家蔡澜说过:“白昼宣饮,是人生乐事。”

一个人活着,就要吃要喝。饿时一顿饭,乐时一杯酒,闲时一杯茶,渴时一杯水。

年少不知愁滋味,只知道吃喝,却不知道吃喝的乐趣,也无心去感悟什么。人老了,卸掉一身的疲惫,没有了工作的烦恼,剩下来的,只有一饭一菜的乐趣。

越老越明白,真正的福气,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饭碗里的烟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家人围桌,和气之福。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一定有这样的印象: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很多。每到开饭的时候,大家围坐着,争抢着吃饭。

彼时,餐桌上的食物,是非常有限的。常常是一碗南瓜粥,一盆冬瓜汤。用红薯代替饭菜,也是可以的。

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得到处找吃的。饭碗里的东西,少之又少,但是我们仍旧期待端起碗,好好吃饭。

当我们长大了,生儿育女了,餐桌也变得丰富了。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只愁吃什么才好,怎么吃才行。

人老了,儿女外出就业。家庭里,最贵的一顿饭,就是“团圆饭”。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如愿以偿。

重庆的烧白,江苏的红烧狮子头,湖南的剁椒鱼头......只要是家人聚餐,餐桌就会特别丰富,老人们忙碌着,想尽办法让儿女们都满意。

家人围桌,灯火可亲,窗外有烟花冲上天。这样的场景,不仅是一顿饭,还是一家亲。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吃饭的感悟,比饭菜更可贵。边吃边聊,家庭就有了希望,老人就有了期待。

03

夫妻对坐,恩爱之福。

当你老了,就会明白,儿孙满堂是一种想象的福气,大多数的日子,是夫妻相伴。晚辈们并不会天天陪着。

喜欢一座城,不是因为城市有多大,而是因为城里有自己的家;喜欢一个家,不是因为家有多富,而是家里有人牵挂。

我的父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乡村生活了一辈子。

父亲喜欢喝酒,常常是一个人喝得烂醉。母亲把他的酒杯藏起来,父亲就发脾气,也不吃饭。

隔一两天,母亲又把酒杯拿出来,说:“怕了你,好吧。”

即便吵吵闹闹,母亲还是会酿酒。她只是常常念叨一句话“少喝点”。

父母的生活,就像两句歌词:“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

一碗饺子,两碗稀饭,几个酸辣椒,生活极其简单,但因为有爱,因此变得温暖。

人这一生,只有爱人,才是陪伴最久的人。也只有爱人,才是陪你吃饭最多的人。

夫妻对坐,饭菜味道早已习惯,如果哪一天,少了这样的味道,就真的难以习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回乡吃饭,归根之福。

说起乡愁,我们会想到南方的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北方的窑洞热炕、阳春白雪,还有西北的胡杨,沙漠。

事实上,看过了乡里的风景,就得吃地地道道的家乡菜。

比方说,在广东,大家喜欢吃一道菜——“生财”。菜名很高大上,但是菜很简单,也就是几片生菜叶子,放水里烫一烫,或者清炒。

“生财”和“生菜”是谐音,因此有了美好的寓意。

同理,吃了麻辣火锅,可以说是“红红火火”;吃了一顿饺子,就是天之骄子;坐在吊脚楼里吃酸菜汤,比城里的大酒店的味道,更正宗。

有人说:“乡愁是什么?就是母亲站在门口的一声呼唤。”

同样一道菜,来源于父母的手里,和大厨的手里,味道是不同的;在大城市里吃,和在小镇里吃,感悟是不一样的。

人老了,叶落归根,这是一个梦。如果不能长期在老家待着,那么偶尔回老家去吃顿饭,寻找来时的路,就很满足了。

老屋里的烟火气,真的有妈妈的味道。

05

朋友小聚,知己之福。

有一句快乐的话:“皮皮虾我们一起走,一生一世不洗手。”

朋友们在一起吃顿饭,对于年轻人来说,算不得什么。因为工作、业务等原因,不得不参加应酬,甚至要赶场子。

老年人,社交做了很多的减法,能够交往的朋友,不多了。最让人揪心的是,有的朋友,永远都见不着了。

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毕业60年,同学聚会,能来的一桌,不能来的,把照片摆那也算一桌。”

人啊,活着就是福气。过去的恩恩怨怨,对于“生死”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活着的时候,还能够找三五好友聚会,这份真情,难能可贵。

端起碗,能喝酒的喝酒,不能喝酒的,以茶代酒。聚一次少一次,聚一次,就拼命珍惜一次。喝酒吃饭,缘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画家林帝浣说过:“什么人间绝味,无非是情怀半碗,温柔几滴,往事一勺,乡愁少许。”

认真想一想,一个人的碗里,藏着的福气,怎么也说不完。除了人情,还有生活的变迁,从贫穷到富有,从乡村到城市;还有生活的习惯,把碗洗干净了,吃着放心,碗里不留饭粒,珍惜粮食;还有时代的气息,不同的碗,体现了不同的工艺,就像艺术品一样。

好好吃饭,身体健康;和气吃饭,内心安宁;用心吃饭,感悟人生酸甜苦辣。

有道是,端起碗是一餐,放下碗是一生。

愿你我,勤俭过生活,心宽体自好。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