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看,这是我的!”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盯着展示柜看了许久,随后颤颤巍巍地指着里面的一个展品,激动地对身边的儿子说道。

顺着老人手的方向看去,那是一个破破烂烂的针线包

从进入到博物馆后,老太太就非常认真地看着每一个展品。一直到看到这个针线包,老太太的眼神就再也没有移开过一次。

想起当年的事情,老人情绪有些激动。

老人看着针线包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情景一般,忘我地讲述着当年的那段往事,她不知道的是,她的身边早已围满了参观的群众。

就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被老人的故事给深深吸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饭大婶成情报员

那是1941年下半年,随着日本鬼子在鲁西南多次残酷“扫荡”,再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抗日形势进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

这年冬天的傍晚,阴沉沉的天空中飘荡着一片片的雪花,整个鲁西南定陶县游集村都覆盖了厚厚的雪。

“咯吱~咯吱~”

一名男子踏着雪来到了村西头一处破旧砖瓦房的院门外,敲响了这户人家的大门。

“谁?”房屋内传出一名中年妇女的声音。

“四婶儿,是我啊,文斋,快开开门。”因为下着雪,来人不停地朝手里哈着气,搓着手。

很快院门就打开了,看到来人笑着说:“哎呀!原来是大侄子啊,这么冷的天咋现在过来了?”

男子四顾看了一圈,迅速闪进了院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这孩子,快把身上的雪拍拍,我给你倒杯水去。”走进屋后,招呼着男子坐下。

“不用了四婶儿,我这次来是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男子说道。

“发生啥事啦文斋?大家都是一家人,你尽管说,只要是婶子能帮上忙的肯定帮你。”

这名男子叫游文斋,游集村人,出生于1916年。

他是当时定陶县抗日游击大队政委。

到了1941年下半年,随着抗日形势的严峻,日伪军整天都在搜寻游击队的情报员。

几个男情报员在日本鬼子的打击下,不是被捕了就是光荣牺牲了。就在不久前,最后一个杜克敏还被鬼子给残忍的活埋了......

没有了情报人员,抗日行动就很难展开。

游文斋和同志们为找情报人员费尽了心思。突然游文斋想到了自己的四婶儿——朱文起。

朱文起出生于1905年,结婚后有三个孩子,后来丈夫不幸死于饥荒,从那以后,朱文起就独自一人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生活,常年带着孩子在外面乞讨。

虽说穷得叮当响,但朱文起颇有正义感。自从游文斋参加革命,家族里的人没少受牵连,但是朱文起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反而鼓励游文斋好好干。

朱文起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但是她的思想觉悟很高。

她知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子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她不止一次对侄儿说:“如果组织上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提。”

游文斋能想到朱文起也不只是因为她的思想觉悟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文起虽说不到四十岁,但是常年在外面讨饭让她看起来已经俨然一副老太婆的样子。

再加上朱文起这个人能说会道,非常机灵。

还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朱文起有一双当时妇女中很少见地“解放脚”。朱文起四处讨饭,走起路来根本不成问题。

“日本鬼子肯定想不到,一个讨饭的老太婆会是咱们的地下交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文斋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志们说过之后,大家都表示赞同。就等着游文斋去做朱文起的工作。

游文斋给朱文起说过情况之后,朱文起有些犹豫:“我大字不识一个,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会不会给组织上添麻烦啊?”

“不会,只是这个工作可能会有点危险......”文斋实话实说道。

“危险怕啥?我一个老太婆子都活大半辈子了,我算是看明白了,不把这日本鬼子赶走啊就没有咱的好日子过!”

就这样,在通过了组织的同意之后,朱文起正式担任了定陶游击队地下交通员。

小小针线包内藏大情报

朱文起前段时间刚带着孩子从徐州讨饭回来,还没等雪化开她又挎着她的讨饭篮子出发了。

只是这一次,她讨饭“家当”里面多了一样东西——针线包

可别小看这一个小小针线包,里面可是藏着定陶报送鲁西南地委的秘密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妇女身上有针线包再正常不过了。而且针线包里不仅适合藏小纸片,还不容易引起怀疑。

朱文起带着情报走到日伪军的岗楼时还是有一些紧张的,但是她想到临出发前侄儿的嘱托:“一定不要慌,越慌越容易被发现。”

想到这里,朱文起定了定神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此时一个歪戴着帽子的伪军斜眼看了她一眼,朱文起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朱文起心想越是躲避目光越是被怀疑。

于是一个眼神就朝着伪军回瞪了过去。

“看什么看你这老娘们儿!讨饭还出息了是不是?”被瞪得有些下不来台的伪军骂骂咧咧道。

为了尽快把朱文起这个刺头打发走,毫不客气地翻着她的讨饭篮子。

接着看到了那个藏有情报的针线包:“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朱文起白了一眼伪军顺势拿起针线包,拿出里面纳鞋底的大针朝那人眼前晃了两下:“看见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人吓得往后一个踉跄,不耐烦地摆摆手道:“快滚蛋!”

就这样,朱文起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传送情报的任务。朱文起没想到这件事情完成得这么顺利,回去的时候甚至开心地唱起了小曲。

自打丈夫去世后,朱文起独自一人承担家庭的重任,每天不辞辛苦地拉扯孩子。朱文起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回到队里后,朱文起把自己送情报的经过给大家一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纷纷夸她:“你可真机智啊!”

之后的几次情报传递,朱文起都进行得也别顺利。

1941年底,朱文起被批准为正式的共产党员。在入党仪式上,朱文起充满信心地说:“今后,我老婆子就是拼上自己的老命,也要把党交给我的工作做好!”

朱文起用她惊人的毅力和显著的效率,为组织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

没过多久,县委就组成了以朱文起为骨干的情报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朱文起有一次接到了任务。这一次朱文起要为被日伪占据的定陶县城送去一批革命传单。

那时候进城,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要有“良民证”,除此之外还要被全身搜查。

朱文起将传单放在篮子的最底下,上面放了一些青菜和鸡蛋,淡定地装成要进城赶集的样子。

进城门的时候,朱文起见日伪查得严老早就把自己的良民证给拿了出来。听到一个本地人口音的,朱文起还主动攀起了亲戚:

“大兄弟你咋在这啊?你不认识我啦,我是你大姑家那边的堂嫂子啊。”

看到朱文起这么热络,那人虽说一时想不起来,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应和着,万一真是亲戚得罪了见面也不好说。

眼看着快轮到自己了,朱文起赶紧把菜篮子主动伸到那名伪军面前。笑着说道:“大兄弟我有点事,给你先检查我的吧。”

这位伪军被朱文起给唬得一愣一愣的,看着手里的菜篮子随便翻了两下就让朱文起赶紧走了。

当天晚上菜篮子里的传单就张贴在了城里,搞得敌军人心惶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双“解放脚”跑出一个个胜利

“天上有个老天爷,地下有个王子杰。”

这句顺口溜是抗战时期定陶县群众的口头语。

王子杰是定陶县人,也是定陶县军民的敌人。他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43年,王子杰被国民党任命为定陶县长,他不干一点好事,专门和八路军作对。

为了讨日本鬼子的欢心,到处捕杀共产党员,是一个十足的大汉奸,欠了定陶抗日军民一笔血债。

1945年,鲁西南军分区决定铲除王子杰这个心腹大患。

但是当时王子杰部队已经有3000人左右,装备又好,要铲除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王子杰部队中有一个叫秦锡爵的,我我党安插在王子杰身边的情报人员。

目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把秦锡爵掌握的内部情报传递到军分区。

组织上再一次想到了朱文起。

这一次朱文起急中生智,假扮成了一个媒婆来到了王子杰的驻地。

找到秦锡爵的时候,看到他屋里坐满了军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爵,我上次跟你说的那门婚事,你到底咋想的?”朱文起张口就说。

听到这话,年轻小伙秦锡爵脸立马就红了起来,引得周围军官们哄堂大笑。

赶紧害羞地走出屋,带着朱文起来到了另一个房间,把王子杰的兵力布防情况交给了朱文起。

后来我军根据朱文起送来的情报把王子杰的部队包围住了。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军内部竟然出现了奸细。在进攻的头一天晚上给王子杰偷偷送了信。

本打算一举歼灭,竟被王子杰带着1000多人冲出了包围圈。

王子杰担心再次遭到我军的围击,竟率军驻扎在日军据守的定陶县成。

为了彻底消灭王子杰,朱文起接到军区指示,扮成讨饭的到县城去侦察情况。最后终于找到了王子杰的住处。

随后将这一情报送到了我军,谁知王子杰竟狡猾到等所有人都睡着之后,从城东搬到了城西去睡觉。

这次的行动,我军又扑了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子杰的踪迹始终捉摸不定,一直到几天后,接到秦锡爵的消息。

当天晚上,轮到秦锡爵巡逻。趁着夜色快马加鞭来到了附近的邵楼村,把王子杰驻扎的位置给了党员孔耀坤,让她转交朱文起。

当时朱文起白天已经走了几十公里的路,刚刚躺到床上歇息,

但接到这一重要情报后,朱文起没有任何的犹豫,连夜又小跑着去送情报。

因为她知道这封情报的重要性,晚一会就有可能让王子杰再次溜走。

在路上,朱文起因为太累摔倒过好几次,每次都凭借着毅力站了起来。

终于,在凌晨1点钟的时候,把情报顺利送到了目的地,之后便瘫在了地上,感觉腿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军分区接到消息后,马上出队在黎明之前包围了王子杰驻扎的常店村。

随后这个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进行公审后被枪决。

朱文起在之后的表彰大会上因为表现出色记了个一等功。

解放后,朱文起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已经不能再为党做贡献了,便主动把身上的职位让给了文化水平更高的同志。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一直到几十年后看见这个针线包,朱文起一时难以克制情绪,才再一次提起当初这段过往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