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证书
青年基金批准通知
入编公示
作为一名本-博-博后都在211高校,博后期间拿了国家青年基金的人,最终还是回老家重庆一所高职工作。身边有很多人都为我感到不值,觉得大材小用或者我应该有更好的去处。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1.首先你先问自己是不是热爱科研?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做的是你热爱的事情,那么你可以接着搞科研,加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读博拼搏后仅仅是为了工作,或者是找不到理想工作而延迟进入社会,那么高职同本科、企业都是工作选择之一而已。我对科研就没啥热爱,所以就业为主。
2.求职区域。有人想钱多离家远,有人想钱少离家近,都是个人选择。如果你想回家乡,发现家乡本科都进不去了,那么高职提供了新选择。有的地方一本都非升即走,或者985博及海归博(例如北京上海)。我是属于不想拼且拼不过,所以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3.学科差异。有的学科适合高校(例如理科,人文社科),有的学科适合企业(例如工科),当然还有都适合的。我是冷门学科(地学),回重庆都没有几所本科需要,且学校层次也一般,投了简历也没人要我[捂脸R],所以我还要感谢学校的收留。
4.同属省级教育部门管辖的高校,本科高职基本待遇其实差距不大。
本科特点:科研导向,项目机会多,名头响,社会声誉好,生源质量好,有学生可以带,进去就需要拼文章项目。
高职特点:教学导向,技能教育为主,生源参差不齐,进去适合躺。目前博士教师少,内部资源分配占优,科研奖励多,本科逐步在减少或取消奖励。
5.就业导向是能把自己“卖”多少钱。我觉得我自己卖的价钱还行。安家费40万(22年我这个条件已经是60万了[哭惹R],早进两年了),纵向经费有匹配(1:1匹配),重庆市博士后政策好(3年共资助15万),博士启动费20-40万(根据结题要求不同)。税前月收入可以在学校附近买一平方房(我觉得这工资水平还行)。一年320课时(一课时40分钟,有的学校课时更少),只考虑上课总时间和朝九晚五换算,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年工作2个多月吧(当然不能这么凑整)。科研全凭兴趣,想做啥做啥,不过自己要亲力亲为 。
以上仅一家之言,欢迎讨论交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