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空军将领米尼汉预测“中美或将于2025年开战”之后,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麦考尔马上附和,称“中美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呼吁美国必须做好准备。

近期美国多位军方高级将领和国会政客炒作“中美开战论”,甚至明确给出时间、地点、诱因,将“战争狂热分子”的丑态暴露无遗。

眼看着事情愈演愈烈,美国国防部官员迅速出面予以否认,表示“此类言论不代表美国政府立场”。

从美方急于撇清关系的态度中就能够反映两个问题,一是这些鼓动“中美开战”的言论普遍存在,不排除美国军方确实正在为潜在冲突做准备,但更多是想通过渲染战争威胁向国会争取更多的资源倾斜。

二是拜登对华改善关系的举动已经引发了共和党人的强烈不满,后者开始向拜登施压,迫使其采取对华强硬立场。

这也显示出美国政府的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激进的共和党人将给中美关系转圜造成极大的障碍。

当然,也不排除是美国政府和个别“反华”人士唱红白脸,以此对中国展开认知作战,渲染“中国威胁论”,从而名正言顺地拉拢盟友在亚太组建“对华包围圈”。

在美国一番操作之后,北约马上跟进,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访问日韩时明确提出,北约将强化与地区国家的合作以对抗全球威胁,包括“来自中国的挑战”。

北约此番提到中国无疑是在呼应美方的印太战略以及美国官员近期热炒的“中美开战论”,进一步推进“亚太版北约”成形。

不仅如此,北约还进一步放大西方国家与中俄之间的冲突。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鲍尔发表威胁言论称,北约准备与俄罗斯进行“直接对抗”,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也直言欧洲国家正在和俄罗斯“交战”。

而此前,斯托尔滕贝格还称“不视中国为挑战”,美国也多次喊话要与中国沟通避免误判,如今却一改往日面孔,只能说,随着局势的变化,西方直接摊牌不装了。

对此,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称“北约的疯狂言论正将世界拖入核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不断加剧”。

从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些好战言论绝不只是恐吓中俄这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地打算将冲突和动荡延伸到亚太地区,以满足美国这台战争机器的运转,帮助其摆脱内部危机。

尽管美国多次重申尊重一中原则,北约也一再强调自身作为区域性防御联盟的定位没有发生变化,但现实是美国猛打“台湾牌”的同时,仍在不断强化“第一岛链”军事部署,单方面制造中美摩擦。

而北约也积极配合美国的行动,不断加强和日韩等国家的军事联系,屡屡发表涉华挑衅言论,意欲何为不言而喻。

对于美方所为,中方多次表示,中美关系不是零和博弈,太平洋足够宽广,完全容得下两国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美关系可以说已经超越了双边交往的范畴,不仅事关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更关乎全世界的前途和命运。

而现在,美国抛弃责任和义务,在寻求冷战与毁灭的道路上狂飙,已经将世界和平稳定陷于万丈深渊的边缘,走错一步就会引发全人类的灾难。

所幸的是,在中国的积极推动和维护下,亚太地区已经以东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的稳定合作框架,而这种基于平等互利的模式远比所谓的“印太战略”更得人心。

凭借武力就想重返亚太已经成为虚妄的幻想,贩卖战争的言行在亚太没有市场和生存空间,把中国定义为“威胁”,针对中国搞“小圈子”的遏制战略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对于美方近期的引战言论,我们在保持冷静和定力的同时,更要未雨绸缪,强军练兵,做好斗争准备。

当然也要劝告美国,和平共处永远是中美必须坚守的底线,无论是冷战还是热战都要不得,希望此次布林肯访华能带着诚意而来,满载成果而归,为世界作出表率,给当前的紧张关系降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