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地区为什么又在抢人了?
年味未散,征程已起。
最近,苏州、无锡等苏南城市,再一次开启了抢人大战。
年年缺人,年年抢人。今年苏锡地区的抢人行动,比以往都来的要早,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抢的第一波人不是高素质人才,而是普通工人。
最近有两则新闻引起了站长的注意。
一则是25号,大年初四,苏州包车到河南省信阳市,开展人力资源协作对接,组织“点对点”返岗,一同去的还有10多家重点企业和近5000个岗位。
另一则是无锡的,26号,大年初六,无锡包机前往云南曲靖,组织一场“点对点”包机活动,从云南运回了120名来无锡务工人员。这次包机是今年江苏省首架务工返岗包机。
29号,大年初八,无锡又马不停蹄奔赴连云港,开展劳务合作治谈对接。多说一句,十三妹真的要努力发展产业啊,要不然人都跑去给无锡打工了。
拼经济
苏锡地区抢工的举动,在年前其实就已经有预兆。
早在一月初,苏州就出台了“稳岗10条”、无锡就出台了“稳岗12条”,两个城市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提前尽可能的把人留住,保住制造业在节日期间的正常运作。
在这个稳岗政策里,还早早公布了节后“抢人大战”的政策红包。
又是交通补助、又是员工补贴。
这一切,苏锡地区官方早有准备。有远见的地方,果然都会未雨绸缪。
官方下场抢民工,在疫情期间很多沿海城市都这么干的,是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的一个行为,很大程度也是出于疫情管理的需要。
疫情放开后,苏锡地区还在坚持用“老办法”应对新形势,并且还在不断加码,是不是有些不可想象?
事实上,这恰恰是形势所需。
疫情三年,中国经济负重前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许多扛不住的中小微企业,倒在了黎明前。
即便是一些知名大企业,也已经发出了生存警报。
很多企业不得不收缩战线,度过寒冬,等待花开的一刻。
今年是疫情放开之后放开的第一个年头,对于企业来说,2023年是经济复苏之年。
很多企业卯足了劲头想要大干一场,希望挽回过去几年的损失。
这一幕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句经典的电影台词:
“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么了不起,我是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
可以猜想到,拼经济、打硬仗,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苏锡地区发展的高频词。
年前,苏锡官方就下场带着企业包机抢订单,从目前的这两个地区公开的信息来看,一季度企业的订单充足,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用工。
苏州发布的《企业用工形势调查报告》显示,有70.5%的企业2023年有招工需求,需求总人数为29.49万人,较上年增加6.69%。
所以,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之后用工量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大幅增加,这会进一步加剧抢人大战的激烈程度。
招工“先人一步”,才能开局“快人一拍”。
挑大梁
从去年开始中央就传递出“拼经济”的信号和政策。
江苏率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月16日,江苏发布2023年一号文件《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
《措施》涉及财税、实体经济、就业、企业减负、消费、投资、外贸、房地产、医疗保障等十二大方面。具体落实办法,更是足足有42条。
最大的感受还是那句:是时候发展经济了。
从GDP总量上看,江苏常年占据着全国前三的位置,且大有屹立不倒之势,是不折不扣的压舱石。
江苏率先实现经济整体率先好转,苏锡绝对是要挑大梁的。
2022年,苏州无锡GDP超全省31%,财政收入超全省37%,规上工业利润超全省44%,进出口总额超全省61%。
几个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如果苏锡顶不住这根梁,那么其他城市再怎么拼经济,也是拉不动江苏这艘经济航母的。
苏锡深知这一点,也表现出惊人的默契。
苏州新年第一会上,苏州提出要以“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走在前列。而无锡则是在省两会期间就提出“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怎么拼经济?怎么挑大梁?关键还靠制造业。
苏州无锡都是制造业强市。
苏州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地位;
无锡的集成电路和物联网产业全国有名。
雄厚的实业基底是苏锡拼经济的最大底气,而产业工人是工业经济最基本的要素。
理解了这点,也就不难理解,苏锡为什么这么拼命抢人了。
稳住江苏,才能稳住全国经济大盘;稳住苏锡,才能稳住江苏经济大盘。
一座城市向上的势
事实上,官方包机包车接工人回来,和苏锡地区庞大的产业工人数量相比,是极其有限的。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作用不大,那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作用不大,就不用干了吗?
在苏锡,大家想的不是躺平或者“等靠要”,哪怕形势再困难,也依然保持着那份敢闯、敢拼、不放过任何一丝发展机会的敏锐意识。
尤其是在人口红利基本终结,制造业普遍用工荒提前到来的时代。
如果说过去几年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是抢人才,接下来,城市抢人的重点必然会从抢人才转变成抢人与抢劳动力相结合。
如果制造业城市不能帮助企业抢来足够的工人,长时间不能满负荷生产的产能必将转移,城市的经济存量就会出现下降。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话题,作用不大,为什么还要干呢?
在当下“00后”劳务工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仅重视收入,还更重视工作环境的友善程度的背景下。
苏锡的举动更是在释放一种信号:这座城市对普通人的友好。
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温暖、尊重、希望,或许才是最大的魅力。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这里呢?
拼经济,首先要让企业看到希望、重拾信心。
拼经济,其次要帮企业解决困难、寻找出路。
一座城市对普通人的友好程度,是可以感受的到的;
一座城市向上的势,也是可以看的出来的。
站长也相信,苏州无锡的拼劲和后劲远不止于此,期待今年以苏锡为代表的江苏经济,能够再次惊艳世人!
苏锡,好样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