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远东地区动作频繁,先是俄罗斯总理米修斯批准新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战略,随后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宣布正在与中方就中俄第二条跨境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电力2号”进行谈判
普京的计划很明确。 2023年,俄罗斯需要继续“向东看”。 俄罗斯许多经济领域都受到西方国家的全面制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块的中国,成为他们为数不多的依靠对象。
美舒斯京的远东开发战略,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在远东地区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保障当地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到2030年远东地区进入全面产业和经济升级。 据俄方预计,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将创造50多万个新工作岗位,可吸引16万亿卢布以上投资。
这个战略看起来不是大问题,但需要巨额资金。 我认为俄方不向中国求助,很难做到。 看美舒斯京的意思,就是想先把商品卖给中国,然后筹钱。 他在计划中重点关注煤炭、木材、有色金属、石油天然和农业领域的开发,反正中国想要什么,俄罗斯卖什么,大家都要先做起生意来。
副总理诺瓦克的《能源管道计划》也是如此,他指出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加,这条管道的需求是存在的。 根据俄方计划,“西伯利亚电力2号”管道建成后,每年输华量可达50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与“北溪2号”管道550亿立方米年输气量相差不大,俄罗斯将面临中方亏损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 以前,俄罗斯试图讨好西方。 能源、矿产、粮食等领域的贸易倾向于和欧洲做。 21世纪头10年,中国不仅提到从俄罗斯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而且俄方态度始终模棱两可。 2014年乌克兰亲俄政权被推翻,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大规模制裁后,“西伯利亚电力”管道逐渐受到重视,当时中国已经与中亚多个国家商讨合作,目前中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来源是托尔
在这20多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们成为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完成了天然气进口的多元化布局,世界各国都在争夺把商品卖到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能源还是其他商品,俄罗斯都不是必然的选择,而只是一个可用的选择。 当然,也可以看出俄方的务实态度和毫不掩饰、急于将退路扩展到中国边境的心情,但在双方决定合作之前,普京也必须为中国着想。
例如,对于西伯利亚的大开发,这几年俄罗斯多次叫好,但此前几次雷声大,很多中国投资者被骗走了钱,损失严重。 时至今日,西伯利亚仍不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中心,仅从战略规划来看,中方无法轻易相信。
另外,中俄两国的能源贸易并不是不会说,但是俄方想打多少折扣呢? 与中国大幅增加的天然气消费量相比,俄罗斯出售天然气的资金需求可能更为迫切。 中国在国际上做生意,信誉一直很好。 对于这样的优质客户,俄罗斯是否也应该在价格上做出一定的让步呢?
在这些问题得到俄方的正式回应和可靠保障之前,我们必须谨慎和低调。 过去我们对俄罗斯的损失也不少。 历史的教训,绝对不能忘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