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屡屡迎来好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后,法国政府也表明:其总统马克龙访华意愿强烈,将在2023年访华。

欧洲国家正在向中国示好,这原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马克龙还没到中国,法国的下马威却先来了。据悉,法国政府正在准备让一些法国企业将生产线迁离中国。与此同时,法国外贸部长贝希特直言:法国需要减少对华依赖。

去年年末,法国驻华大使罗梁才透露马克龙正在为访华行程做准备,并表示:法国官员最好每年去中国一次。可见法国政府对中法外交关系的重视。谁承想,不出几个月,法国政府对华态度就有所“改变”。法国政府此举有何目的呢?

随着美国喊话日本以及荷兰在半导体行业对华开展限制措施,据悉,法国政府也准备将半导体企业的生产线迁出中国,同一时间迁出中国的,还有法国的生物制药公司。法方计划将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生产线迁至东南亚、非洲等地。如果法国政府真的这样做了,那恐怕就是在响应美国的“印太战略”,并暴露出法方对中国的不信任。

法国外贸部长贝希特在谈及减少对华依赖时也强调:这是为了降低风险。难道法企在中国开展生产工作就会处于危险之中?不过,他还指出:法国政府并不希望在贸易层面与中国失去联系。

总的来看,法国政府或许并不准备在经济领域与中国“脱钩”,而是在美方炒作的“中国威胁”论调下有些立场不坚定了。就这3方面而言,法国此举并非是在拥护美国的“印太战略”,而是在世界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为维护自身利益所做出的选择。

其一,法国与美国之间存在不少矛盾,法国不可能对美国亦步亦趋。

去年年底,马克龙就曾去美国指责美方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将会分裂西方”,并认为美国在此问题上太过于咄咄逼人。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也曾表示:该法案会对欧洲国家的企业造成威胁,欧洲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反对该法案的实施。

这一法案的将美国政府的“自私”暴露无遗,法国当然不会买账。时至今日,美国也没对该法案做出改动,法美之间的矛盾就难以化解。而且,在2021年时,美国还伙同英国一起截胡了澳大利亚给法国的潜艇订单,该订单价值可达数百亿欧元。想必法国政府不会这么快就忘记美国的种种劣行。所以,法国政府放出马克龙要访华的消息,便是要和美国唱反调。

其二,中国是法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法国无法舍弃中国市场。

即使美国试图在科技层面“围堵”中国,但并不愿意在经济层面与中国“脱钩”,其中是有必要原因的。毕竟中国市场庞大且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哪个国家肯放弃与中国合作呢?

而且,法国还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洲国家争相与中国合作,德国也刚从中国这儿接走一笔订单,法国又怎么会甘愿落后呢?在此合作氛围之下,中法两国的贸易成绩愈发亮眼。在2018年至2019年间,中国从法国进口的谷物数量已经高达167万吨,同比增加了109万吨。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还从法国进口了价值18亿美元的葡萄酒,占这一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的51%。2021年时,中法双边贸易额更是超过了800亿美元。中法贸易额增长的背后,是中方对法方的信任和认可。法国自然没有理由放弃中国市场。

其三,法美同盟依然存在,法国需要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

法国一直称自己为太平洋国家,法国也没法不管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等海外领地。而且,美国还试图改变亚洲局势,法国就更不能置身事外了。在此情形之下,法国无论是站在中国这一边,抑或是站在美国那一边都不合适。所以,法国如果将企业生产线迁出中国,便是为了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的无奈之举。

与这一行为完全不同的是,在去年2月份的中法元首通话过程中,法方表示:希望与中国就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达成协议,法国政府还将支持更多法国银行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若该协议达成,中法两国无异于共同推进着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总之,法国政府在颁布对外政策时当然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向美国、或是向中国靠拢,都不是法国的优先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