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如果没有效果,简单的说就是用药不对症,同样都属于健脾药,但是每个健脾药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下面我就来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就是脾气虚:
乏力、食欲不振、胃胀腹胀、便溏,此时可参考经典方剂——四君子颗粒就可以了。
2、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出现了怕冷的症状,这就是脾阳虚了:
此时有的人大便溏稀就变成了腹泻;有的人大便不稀,但是肚胀加重,而且有明显的怕冷,吃了凉东西胃胀加重或腹泻加重。此时要温阳健脾,可参考附子理中丸。
如果服用附子理中丸后效果仍不佳,这个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兼有肾阳虚的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单纯的附子理中丸不管用,就要联合上补肾阳的药,治疗效果就会变好了。
3、脾气虚实际上还可能有中气下陷。表现出来的是气不能升提,而出现内脏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此时要补气升提,可参考补中益气丸。
4、脾气虚进一步的加重,表现出来脾不能固摄,往往表现出来的是脾不统血,特点是出血难止,同时还表现有气虚的表现,治疗脾不统血要以益气气健脾、固摄止血为重点,可参考归脾丸、香附丸等。
上面四种情况,也是脾虚由轻到重疾病发展的四个阶段,同样是脾虚但是疾病的轻重不同,所以用药就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