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中,选科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选对合适的科目组合,学生能在高考中占据更多优势,还能在填报志愿时拥有更多选择。了解新高考的人,不难发现学生的选科组合与高考成绩和专业报考有着密切联系,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选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高考选科表面看上去,学生拥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依然有诸多限制。学生选择学科组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学校也会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的开设部分选科组合。每位学生擅长的学科不同,也有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有人在网上发起一次投票,如果可以取消一门学科,你希望是哪一门?大家的选择有点叫人意外。
取消一门学科投票结果出炉,榜首不是三大主科
排在第三位的是化学。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初中化学属于启蒙学科,接触的知识点、化学实验都很基础,基本上不需要进行计算。高中化学趋向于系统化和理论化知识,学生要做到“知其所以然”,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所以给人一种很难学的感觉,但其实这些知识点之间都相互关联,学生只要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理清就会发现高中化学并没有那么难。比如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等。
英语位居第二位。英语是一个争议更大的学科。高中阶段,每一个学科的学习难度都增加很多,短时间内要学习五六门科目,学生承受很大的学习负担,每个学科之间互相争抢之间,而像英语这种语言学习,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想要学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对于语言学习,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那就是“超前学习”,学生可以提前做好预习工作,上课的时候,相当于又巩固了一遍,课后整理笔记,又将知识点学习了一遍。高中英语最大的学习困难在于记忆和理解,尤其是单词记忆,只要单词记得扎实,想取得的高分问题不大。
三大主主科都无缘榜首,榜首是很多人心目中难度最大的物理学科。相信很多人都因为觉得物理难度大,在选科时才选择历史。有的学生数学成绩明明很好,但物理却怎么也学不好。这很正常,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工具学科,同时物理又是非常精密的学科。
物理学科中的很多改变是从实际现象抽象而来,有些概念跟人们日常生活的直觉不一致,需要学生对原本的认知先进行修正,所以有的学生很难绕过去这个坎。不管怎么说,物理位于榜首实至名归,想要学好物理,靠死记硬背、盲目努力,根本行不通。想要学好物理要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物理思维。家长可以让学生从小看一些科普书籍,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就算学生不喜欢某个学科,但也应该调整心态,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选科不能完全凭借个人喜好,学生要结合多方面考量,克服负面情绪,一视同仁看待每个学科。
新高考模式下,学生选科要多方面考虑
既然选择将来考试的科目,学生当然要优先考虑自己擅长的学科,这样能够高效的提升成绩。相信大部分学生选课时都会从擅长学科中选择,让自己在考试时不落于下风。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明确的擅长学科,有的学生比较全面,对所有学生的兴趣都差不多。.
这个时候学生可以进一步考虑,规划将来想要学习的专业,专业的就业情况等,根据专业的报考要求进行选科。比如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医生,报考医学专业,而大部分院校对于医学专业的要求就是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要求是化学,这个时候学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其他学科的组合。
如果学生真不知道要选什么样的学科组合,可以选择专业覆盖率较高的组合,填报志愿的是偶受到限制较少。比如“物理+化学+地理”就是一个专业覆盖率比较高的组合,除了一些需要必须选考专业外,大多数专业基本都可以报考。
学生选科要慎重考虑,也不要对某个学科抱有太大的“敌意”,这样很容易出现偏科现象。觉得学科学习难度大,可以先分析原因,重新做学习规划。若实在是学不好,可以考虑选择自己更擅长的学科,总比到时候在关键时刻拖后腿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