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的清王朝已经是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偏偏此时,西北边疆和东南海疆同时告急,可是以清廷的财政能力,塞防、海防只能保全一方。

在当时多数人的眼里,新疆土地瘠薄、人烟稀少,若是夺回,成本高且收益低,因此应该牺牲“塞防”保全“海防”。

已经两鬓如霜的左宗棠,力排众议,痛陈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终于换来了大清王朝对新疆的重视。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他不顾年迈,“抬棺西征”,一举收复新疆。

左宗棠此举,不仅为大清王朝守住了西北门户,更为中国的崛起,保留住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资源丰富,地位重要

提起新疆,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漠孤烟、茫茫戈壁。可实际上,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着异常丰富的资源。

左宗棠曾经评价新疆: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充足的光照和土地资源,让新疆有着发展农牧业的天然优势。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

新疆的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油料、甜菜、烟叶等数不胜数,新疆的棉花尤其以优质而闻名全国。

新疆的牲畜品种多,质量好,每年都有大批的牛、羊、毛驴、马匹等运往内地市场,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畜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的马种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的马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就能高达两百多亿。

新疆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蕴藏量大。全国已经发现的162个矿种中,新疆就有122种。

新疆还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高达300亿至500亿吨,占全国预测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我国作为能源使用大国,新疆石油资源的开发,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

新疆矿产的最大特点,就是成矿条件好,优质矿多。像煤、金、铜、铅等等国内急缺或重要的矿产,新疆都有着丰富的资源储备。

新疆的矿业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新疆的经济发展,还能为全国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新疆的真正价值,还不止其丰富的物质资源,更在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国东南濒临大海,西南有喜马拉雅山系,北方地接寒冷的亚极地地区,历史上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因此,西北则成为了国家防御的重点战略区域。

“边境强则中国安,中国安则晏然无事”。历史上的新疆虽然一直孤悬塞外,但是在国家边防中,新疆始终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部一直是中原的屏障,只要控制西部,中原政权就能够始终保有弹性。

和平时期,西部守护国土,危急时刻,西部也能为中原政权赢得喘息之机。

因此,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新疆的经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经营新疆,古今皆然。

新疆古称西域。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内地和西域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西汉初年,来自北方草原的匈奴不断南下,威胁着中原地区的安定生活。汉武帝为打败匈奴,巩固统治,就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的出使,不仅加深了中原对西域的了解,更扩大了汉王朝在西域诸地的政治影响。

公元前60年,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诸地,新疆正式纳入了祖国的版图。

随着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和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经营,丝绸之路也日渐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丝绸之路的畅通,不仅让西域许多农作物和牲畜产品传入内地,丰富了内地的作物品种,改善了内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极大的加强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中原政权更迭频繁,但是历代政权都不曾放松对西域的管辖,继续维护着丝绸之路的安全。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对西域的管辖也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积极经营,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原和西域各地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联系。

西域的社会经济,包括农业、水利、畜牧业、手工业等,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元朝统治期间,不仅继续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还将其置于和内地其他行省同样重要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棉花种植由新疆传入内地。棉花的种植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王朝在平定准噶尔政权和大小和卓叛乱之后,确定了清王朝的西北边界。

清朝对新疆实行军府制统治,并设置伊犁将军统治新疆全境。

乾隆统治时期,在天山南北开展大规模屯田,不仅使新疆社会安定,还促进了新疆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由此可见,新疆不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对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加剧,各地之间建立了割据政权,削弱了自身的防卫力量,浩罕汗国和俄国开始趁机侵入新疆。

此时的清廷衰败腐朽,无力抵抗入侵,南疆北疆的多数领地都被阿古柏残酷统治着,沙俄也觊觎着伊犁丰饶的土地和河流。

而远在大西洋的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中国西北,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中国西北数千年来的屏障,面临着从中国版图上消失的危险。

值此危急时刻,左宗棠指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宗棠不仅指出了新疆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收复新疆对国家整体利益带来的重要影响。

他的远大战略眼光和真知灼见,最终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由此也成就了左宗棠晚年的辉煌。

1884年新疆建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很早就认清了新疆对中国的重要性,他曾经提出,将首都定在伊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发展新疆,促进崛起

在定都南京以前,孙中山曾经提出过将中国首都定都在伊犁的主张。他提出这个主张,实在是因为历代王朝因为首都距离动乱地太远而导致覆亡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而且当时的新疆还面临沙俄、英国等外敌,如果定都伊犁,不仅能够震慑那些觊觎我国国土的国家,稳定我国西北大门,并且能够伺机收回一些失去控制权的国土。

而且,如果伊犁如果能够成为首都,经济定会得到发展,相对薄弱的西南西北边防也会随之发展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新疆虽然位于中国的西部,但是却在亚欧大陆的最中心,中国若是想向西发展,连接中亚各国,新疆的地位更加重要。

因此孙中山说道,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如果中国想要成为亚洲霸主,就要定都伊犁。

无奈当时的革命形势严峻,孙中山的主张并没有实现,中华民国最终定都在了南京。

虽然定都伊犁的设想没有实现,但是孙中山并没有放弃发展新疆的想法,关于新疆开发,他曾经提出了一系列宏伟的计划。

孙中山关于开发新疆的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开辟交通、移民实边,发展农牧业、开发矿业等等。

比起之前的开拓手段,孙中山开发新疆的方法,采用的几乎都是近代化手段,希望能够实现新疆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进而彻底改变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贫困落后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政府腐败、社会黑暗、国家分裂的旧中国,是很难实现中山先生的理想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对新疆进行开发,大大地改变了新疆的落后面貌。

2022年,在新疆公布的自治区重点项目中,水利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900多亿,交通总投资达到了4000多亿。能源、民生、产业等等项目也在持续建设中。

孙中山的理想,有的已经变成了现实,有的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在“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提出以后,中国已经从伊犁出发,走到了中亚,走向了亚洲,继而走向世界。

而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节点,再一次证明了其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担负着连接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使命,不仅是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舞台,也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的重要阵地。

西决生死,古今皆然。

如今的茫茫大漠,早已经听不到戍边将士在夜间吹响的呜咽悠长的羌笛之音,也没有平沙万里却独自一人的悲凉。

如今的新疆,苍茫厚朴的大地上,站立的是一个个坚定的行者,他们不迷茫,他们有力量。

朝他们眺望的方向看去,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在冉冉升起。

编辑:浮生

责编: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