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借口出兵台湾海峡,蒋介石在采取一系列稳定台湾局面的措施后,开始对大陆进行长期骚扰作战。在蒋介石提出需要有人指挥向大陆“打游击”时,第一个想到了胡宗南。蒋介石对陈诚说:
- “宗南跟我那么多年,忠诚可鉴。丢了西昌,也不能全怪他……我看可以派他到大陈岛去,管管浙江前线的事……”
台湾当局对胡宗南的任命下达之后,很多人认为胡宗南之前统领数十万大军,如今屈身于几个荒岛,指挥散兵游勇,恐怕会非常失落。但没想到胡宗南却欣然受命。
为了保密,胡宗南化名“秦东昌”,以“国防部视察组”的身份前往大陈岛。毕竟之前指挥过几十万大军,没用多长时间,胡宗南就控制了各部队的指挥权,组织了6支陆上突击队和1支海上突击队,正式建立起“江浙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
在美国驻台特务机构的支持下,胡宗南对浙江沿海的一些岛屿发起了多次攻击,有一次还偷袭成功,给台北送了一些缴获的解放军枪炮,来向台湾当局报告大捷。为此,台湾当局对胡宗南大肆宣传,不久胡宗南加官进爵,被任命为“浙江省政府主席。”
但胡宗南这个所谓的“浙江省政府”,不过只管辖几个渔岛而已。
随着朝鲜局势的发展,解放军加强了东南沿海的军事力量,大陈岛解放指日可待,胡宗南所谓的“反共救国”梦想彻底破灭。台湾“国防部”正式撤销了“江浙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胡宗南也被调回了台北,挂了一个没有实职的“战略顾问”头衔。
忙了两年的“游击战”,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每当带着孩子们爬山的时候,胡宗南总是一个人在山里声嘶力竭地大叫,来发泄自己心中被压抑太久太深的情绪。有一次,胡宗南叫住长子胡为真,问他以后想要做什么事业。胡为真说自己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军人。
“我要你将来做一个大丈夫!”胡宗南认真地对儿子说。胡为真不懂什么是大丈夫,胡宗南告诉儿子,真正对人们有贡献的人就是大丈夫,譬如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大医生。
后来胡宗南奉命到台北的“国防大学”学习,毕业之后仍没有实际的军政职务,继续挂着“战略顾问”的头衔,在家中闲居。1955年,蒋介石派胡宗南去澎湖担任“防卫司令”,在别人眼里,这可能是屈就,但胡宗南却很高兴,在他看来,越是外岛,越可以打仗。
在澎湖待了4年之后,胡宗南离职回到台北,继续当他的“战略顾问”,自此逐渐淡出军界。
从1960年开始,胡宗南就感觉心脏有些不舒服,医生检查之后,确诊他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经过妻子的百般劝说,胡宗南勉强同意住进医院治疗。
1962年大年初七,蒋经国到医院探望胡宗南,面对这位台湾政府未来的接班人,胡宗南笑着说:“我们浙东谚语称人死为翘辫子,我此次恐怕将翘辫子哉。”没过多久,蒋介石也亲自到医院探望,胡宗南躺在病榻上激动地连连低语:
- “国家需要我们,领袖也需要我们……”
2月14日凌晨,病榻上的胡宗南突然惊叫数声,一只手高高举起,随后整个人便昏迷了过去。叶霞翟闻讯立刻带着子女赶到医院,胡宗南已经进入弥留之际,很快就因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蒋介石听说胡宗南去世的噩耗后,倍感沉痛。在当天的干部会议上,蒋介石亲自宣布了胡宗南病逝的噩耗,并在训话中特地加上了一段悼念胡宗南的沉痛语言,对胡宗南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按照胡宗南生前遗愿,他的墓地面朝大海,随时能够“看见”大海另一头的家乡。蒋介石在世的时候,还经常到胡宗南的墓地去待一会。也正因为如此,叶霞翟不敢订双穴,而只有胡宗南一个墓穴。
无论历史对胡宗南有怎样的评价,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他对蒋介石是绝对地忠诚和服从,因此有人评价胡宗南是“愚忠”。对此,胡宗南的次子胡为善有不同的看法:
- “是否‘愚忠’,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时代得到的结论不一样。军队里一定要‘忠’,这是军人的操守,不忠怎么打仗?当年在战场上,不管对手是日本人还是中共,每次父亲都希望自己能战死沙场,他最大的遗憾也是没能战死沙场。”
热门跟贴